何立峰将赴西班牙与美方举行会谈,讨论美单边关税措施等问题

2025-09-12 23:19  头条

在中美官员接连打了两通意义重大的电话后,两国的经贸高官,也即将展开正式会面。不过,在碰面之前,中国在一个关键问题上的态度,已经提前"通报全球"。

中美经贸官员会面

近日,美国财政部发布了一则声明,宣布美国财长贝森特,将于不久后与中国高官,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举行会晤,开启新一轮的中美经贸谈判。美方表示,双方将围绕贸易、经济和国家安全等多个重要议题,展开深入磋商。

这次会谈将是贝森特与中方官员,今年进行的第四次面对面会晤。他们的目标是继续暂停贸易战,以此来减少双方的报复性关税。除了延长关税期限外,中美还一直试图达成更全面的贸易协议,这一点可能也会在此次会谈中,有所突破。

据外媒透露,中美官员预计还会针对农业出口的相关问题,在此次会面中展开讨论。近段时间以来,双方在农业问题上存在不小的分歧。美国的保护主义政策,不断威胁着本国农民的利益,使得多家美国农业机构多次向政府施压,要求与中国展开积极对话,以期在大豆等领域达成贸易协议。

特朗普

特朗普本人也曾在社交媒体上,公开呼吁中国加大进口美国大豆等农产品,但并未得到过中方明确回应。毕竟,导致这种局面发生的罪魁祸首,是美国政策的不确定性和高额关税。

在此之际,外媒最新的一份调查显示,美国农民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大豆销售的黄金季节,他们错失了向中国,出口价值数十亿美元大豆的良机。通常情况下,从每年的9月至次年1月,美国都会向中国大量出口大豆。然而,今年的情况似乎有些不同。

贸易商透露,中国买家还没有订购新年度的任何一批美国大豆。这背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美之间贸易谈判的停滞。这种僵局给了美国的竞争对手,尤其是南美供应商,一个填补市场空白的机会。

美国大豆

当前,中国进口商已经预订了约740万吨大豆,这些大豆主要来自巴西和阿根廷等南美国家,将用于10月份的运输。这一数量几乎满足了,中国当月预计需求的95%。此外,还有约110万吨的大豆,被预订用于11月份的运输,这占到预期进口量的15%。

如果中美贸易紧张局势没有改善,中国在11月中旬之前,仍然不从美国采购大豆,那么,美国方面可能会面临高达1400万至1600万吨的销售损失。对于美国的大豆行业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这样看来,美国大豆行业的困境,可能也是促使美方,希望尽快与中方进行谈判的关键原因。毕竟,对于美国农民来说,中国市场是不可或缺的。但中国却拥有多个供应来源,掌握着更多的主动权。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一轮经贸会面开启前,中美两国的高官,先在不到24小时内,连打了两个重要电话,这种密集的互动,在特朗普重新上台后,还是第一次。

董军防长

首先,董军防长在一天晚上,应美方邀约,与美国防长赫格塞思,进行了一次视频通话。在交流中,董军防长毫不客气,直截了当地提醒美国,中方一贯专注于自身的发展,坚定捍卫自身的正当权益。

在此过程中,任何试图遏制、威慑或者干涉中国的企图,都是不能得逞的。这些话无疑是向美方,发出了明确且强有力的警告信号。

次日,中美两国外长也进行了电话沟通。通话时,王毅外长也丝毫没给美方面子,直接指出,美方近来的消极行为和言论,已经严重损害了中国的正当权益,直接干涉了中国内政,这样的行为,并不利于中美关系的改善与发展。对此,中方明确表示反对,并要求美方在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务必谨慎行事。

有趣的是,对于这两次重要的外交交流,美国方面的回应内容,在中国的官方通报中,一个字都没有提到。这让人不禁猜测,美方很可能只是老调重弹,说了些没有营养的陈词滥调,而中方显然不准备再容忍这种情况,从官方发布的信息中,就可以看出端倪。

中美外长会面

通过这两次电话,中方不仅向美方传达了明确的立场,也向全世界,展示了关于中美关系的态度。直白点说,无论美方作何表态,实质上的主导权,始终掌握在中方手中。

而这种坚定的立场和清晰的态度,直接表明了中方对于自身发展与权益的重视和决心,对于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向,也是一种积极而自信的引导。因此,这场即将到来的中美贸易谈判能否谈出成果,还得看美方是不是会展现出足够的诚意,毕竟,中美之间,更为急切的那个,显然是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