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的云层还黑着,手机里忽然蹦出一行字:朝鲜在8点10分左右按下按钮,火光沉沉--方向东北,日本海那边随时得盯着。
"发射地点写在黄海北道中和郡"
韩国军方给出的坐标清楚,声称是短程弹道型号,落点却停在朝鲜境内,对海面只做示意。

"日本海沿岸没有收到任何破坏报告"
通报里这个句子被加粗,新阁员握着电话,一遍又一遍对外务省重申。
画面突然跳去七月,平壤对那本《防卫白皮书》贴出批注:无耻--危险--要注意。字眼不多,刀锋一样。此刻再看这条试射消息,就像旧账翻新。
再把场景推回到东京。小泉进次郎坐进防卫大臣的座位,桌上红灯亮着。他听到新老板提合作两个字,立刻拨向美军驻横须贺--线路稳定,数据同步。

屏幕上的轨迹一条灰线,飞行时间不过数分钟。美、日共享的图像给出结果:飞行高度三十千米出头,最大速度大约五马赫,接着坠回陆地。
光标一闪一闪,显示朝鲜这次没有越过日方专属经济区。信号很干脆:我亮剑,可控,不踩线。警告味道在,但声明不折进去海面。
傍晚时分,首尔电视台把镜头掠向庆州。那场亚太经合组织非正式会议预热已久,美国总统或来,中方代表或来。主持人提议:是否给朝方留一把椅子?回答像窗外风,撩了一下就散。

"有核的现实,他们反复强调"
视线切去民间。东京地铁站里,广播连放三遍安全指南;小学生握着书包,抬头看电子屏上闪红字。司机提醒乘客镇定,列车依旧准点。
夜里十点,日本气象厅报告:未探得落海碎片。海保风速记录平稳,没有异常放射线。文件盖章送到首相桌上,高市翻看后,用红笔在边角写下两条:继续侦测--保持通话。

与此平壤晚报放出一句话:周边几方不要误判。字数不多,却被国际社转引。评论区出现短句"VS"的配图,一边是新首相的剪影,一边是北方发射架。
再看联合参谋本部的后续稿:导弹类型推测为KN系列,射程约四百公里;轨迹未显示变轨,威胁等级列为中。报告页脚写着时间 ----上午9点05分,确认坠落。
"高市早苗上任不到四十八小时就遇火线"
这一行大字出现在各家纸媒首页。编辑部讨论怎么排版,有人敲桌指出:平壤对日本少说话,可动作不少;今后类似画面可能重复。
客观数字继续堆在屏幕:今年以来朝鲜已试射导弹二十七次,其中向东十九次,向西四次,向北两次,其余向南试验为零。轨迹汇总图铺满长桌,线条交错。
深夜里,东京电力公司检测结束:海域未见放射性超标。防卫省官网通告更新,语句单调:保持警戒,加强情报共享。没有修饰。
京都的钟声敲过十二下,新闻频道还在滚动。有人回放高市早苗当选那刻的得票--262票,对手加起来也没追上。屏幕底部同一时间滚动另一条:朝鲜周边再次安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