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炽有10个儿子,为何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和朱瞻基抢皇位?(2)

2025-09-02 16:38  搜狐

更关键的是,从当皇太孙那天起,朱棣就给他铺路,让杨荣、杨士奇这些老臣当他的老师,培养人脉;让他跟着自己处理朝政,熟悉官场规则。甚至在军中安插自己人,就等着有朝一日朱瞻基继位,这些人能立马站队。

反观他那几个弟弟,除了能领点俸禄,手里连像样的兵都没有。有个弟弟想找几个护卫都得打报告,还怎么跟朱瞻基斗?

有人可能会说,朱高煦不也是朱棣的儿子,不也有兵有将吗?为啥他敢反?其实朱高煦是个特例,他当年跟着朱棣靖难,手里确实有批老部下,朱棣也确实给过他暗示,让他觉得自己有机会。

可朱棣晚年早就看他不顺眼了,把他赶到乐安州当汉王,处处提防。这次他暗杀朱瞻基失败,后来又起兵造反,结果被朱瞻基平定,最后落得个被活活烤死的下场,可见没了朱棣的默许,他那点本事根本不够看。

再说朱瞻基的弟弟们,他们心里清楚,帮着朱瞻基,至少还能当个体面王爷。要是跟着朱高煦闹,成功了也轮不到他们继位,失败了就是满门抄斩。

有个弟弟叫朱瞻墡,当时在北京,有人劝他趁机上位,他吓得赶紧跑到太庙哭着表忠心,说自己绝无野心。这不是胆小,是真明白局势,朱瞻基背后有文官集团、军方大佬撑腰,还有朱棣留下的制度保障,根本动不了。

朱瞻基继位后,也确实没亏待弟弟们。虽然延续了削藩政策,收回了他们手里的兵权,但给的俸禄、田产一点不少,让他们安安稳稳当富贵王爷。

这些弟弟们也识趣,整天在家生孩子、玩古董,谁也不敢碰政治红线。这种"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局面,其实都是朱棣当年精心设计的,确保皇权平稳过渡。

可惜朱瞻基38岁就去世了,他的儿子朱祁镇没经历过这些历练,被王振忽悠着亲征,结果土木堡之变被俘,差点把明朝搞垮。

这也从侧面证明,朱棣那套培养继承人的方法有多重要,不仅要给名分,还要教本事,更要提前铺路,让所有人都知道谁是正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