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炽有10个儿子,为何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和朱瞻基抢皇位?
洪熙元年5月,明仁宗朱高炽刚病逝,远在千里之外的儿子就被自己的亲叔叔派刺客半路截杀,可京城里的9个弟弟却全都缩在家里,连句反对的话都不敢说!
按理说朱家皇子多如牛毛,为抢皇位打得头破血流是家常便饭,为啥偏偏朱瞻基继位时,除了一个不安分的叔叔,其他弟弟全在京城,却没有一个人有野心争夺皇位呢?
要知道那时朱高炽刚死,朱瞻基还没继位,正是抢皇位的最佳时机。难道这些弟弟都是圣人?非也,主要是他们早就被朱棣打压了十几年,根本没胆子也没资本闹事。
先说说朱瞻基,永乐九年,朱棣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把13岁的朱瞻基立为皇太孙。这明摆着告诉天下人,大明江山将来就是要传给这个孙子的!要不是中间还隔着一个朱高炽,后面根本就没有什么仁宣之治,只有宣德之治。
你想想,有皇爷爷亲自站台,朱瞻基的地位比当年的朱标还稳。朱标当太子时,其他弟弟对他都是毕恭毕敬。朱瞻基的地位堪比朱标,谁要是敢对他不敬,朱棣绝不会轻饶。
所以,打从朱瞻基皇太孙的身份确定开始,朱瞻基的弟弟们就知道什么是君臣有别,即使有野心,也不敢对皇太孙的位置觊觎。
有次老三朱高燧想搞小动作,被朱棣发现,当场就把他骂得狗血淋头,差点废了他的王爵。这杀鸡儆猴的戏码,其他皇子算是看明白了,跟朱瞻基抢位置,纯属找死!
而且朱棣对朱瞻基和他弟弟们,简直是"双标"到了极点。朱瞻基从小就被朱棣带在身边,教他骑马射箭打蒙古,还让他跟着朱高炽学怎么批阅奏折、安抚百姓。
朱棣甚至亲自带着他上战场"历练",实际上就是让满朝文武和军中将领都认认这个未来的主子。有次北征,朱棣故意让朱瞻基指挥一支军队,打了场小胜仗,回来就大张旗鼓地赏赐。
可朱瞻基的弟弟们呢?简直是被当"猪"养。朱棣定下规矩,皇子成年后必须去封地,不准随便进京;不准参与科举,不准做生意,连出城打猎都得报备。说白了,就是让他们在封地当个混吃等死的王爷,除了生孩子啥也别干。
这些皇子从小就被灌输"哥哥是天,你是地"的思想,学的都是怎么吟诗作对、吃喝玩乐,哪懂什么权谋兵法?就算有野心,也顶多在心里想想,真要动手,估计连宫门都出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