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依然还是考虑,适当地让步,比如说从美国增加进口,从而在未来三到四年内逐步降低美印贸易逆差,以此让美国适当降低税率。
说白了就是先拖着,一直熬到特朗普任期结束,再看有没有什么峰回路转的机会。
【特朗普与莫迪的私交,变相放大了美国拿印度开刀的效果】
然而这种有限的让步,很难满足特朗普的胃口。
至于与俄罗斯做生意的问题,这笔罚款恐怕就不是印度弯着腰就能躲过去的。
印度想让自己表现得更灵活,不想和日本、韩国还有欧盟那样,要么被逼着承诺对美国进行巨额投资,要么就是承诺大量进口美国能源,对美国全面开放市场。
如果为了迎合特朗普,不惜对自身的进出口结构动刀,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都是糟糕的交易。
归根结底,让步与妥协,讨好得了美国一时,却讨好不了一世,得寸进尺、极限施压一直是特朗普的强项。
『印度手上无牌可打,特朗普的组合拳还没打完』
印度这边抗拒归抗拒,他们手头上,似乎也拿不出什么能让美国高看一眼的筹码。
从始至终,印度在关税谈判中,都没有占据过主动权,一直是美国制造议题,印度被动接招。
【美国贸易代表表示,对印关税基本锁定,不会在谈判期间调整】
就这样,在五天之内接连挨了四下重击,一记像样的还击都做不出来。由此可见,莫迪政府擅长的地缘投机战略,在特朗普这里算是踢到铁板了。
都到了这个时候,印度还在拿所谓的"中美博弈"麻痹自己,觉得只要美国还坚持所谓的"印太战略",美印紧张关系迟早会缓和,因为特朗普始终需要印度来制衡中国,所以不会一直这么穷追猛打下去。
道理也许是这么个道理,但就目前而言,印度挨的组合拳是实打实的,莫迪政府再怎么展现自己的"柔软身段",都难以缓冲美国关税政策对印度经济的冲击。
再说了,身段一直柔软下去也不是个办法,特朗普在外交上,可不是那种"伸手不打笑脸人"的风格。
实际上,特朗普针对印度的这套组合拳还没有打完,在为印度与俄罗斯做生意的行为定性之后,美国接下来就该谈判中借题发挥,可能还会拿出更多的惩戒措施。届时莫迪政府就该后悔,自己没有早点拿出更强硬的态度,以至于现在处处受制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