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专家断定活不过40岁!我国第一例试管婴儿已经36岁了

2024-11-02 15:23  头条

1988年中国首例试管婴儿顺利诞生,但这项技术却遭到了很多人的质疑。

更有专家传言:"试管婴儿活不过40岁"

如今中国首例试管婴儿郑萌珠已经36岁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她现在的身体状况怎么样了?

郑萌珠跟她的母亲姓,她的母亲叫郑桂珍,当时她的父母要她的时候可真是没少折腾。

她的父母都住在农村,他们结完婚后,和许多刚结婚的小夫妻一样,每天都过夫妻生活,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一年,和他们同一时期结婚的小情侣都怀了孕,只有郑桂珍的肚子还没有动静。

一开始,郑桂珍还不以为然,她觉得,要孩子是迟早的事,晚一点正好他们夫妻俩可以再玩两年。

就这样又过了两年,郑桂珍的肚子还是没有动静,她开始有些着急了,同龄人的孩子有些都已经会走路了。

这时候村子里也不免有了一些闲言碎语,说郑桂珍不能生什么的,她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情况。

写作不易,希望各位观众老爷理解,每天作者写作超过12小时,收益只有50多块,文中加入5秒广告解锁,就是能为了多几块收益,希望观众老爷理解,不要再骂了。

后来在亲戚的提醒下,她才想起来去医院检查身体,检查结果显示,郑桂珍是输卵管堵塞,这种情况是要不了孩子的。

尽管医生已经给他们判了死刑,他们也没有放弃。

郑桂珍和丈夫就踏上了寻医求子之路,凡是听人推荐有希望的地方,他们都跑遍了,不管是喝中药还是搞封建迷信那一套,他们能试的都试了。

最后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就在他们绝望的时候,电视上的一则广告吸引了他们的注意,电视上说目前北京有一种高科技手段可以帮助输卵管堵塞的人要孩子。

这种高科技手段就是现在的试管婴儿,它是通过体外受精的方式,将受精卵直接输送到子宫里。

看到这条广告的郑桂珍和丈夫兴奋不已,连忙和丈夫收拾行李买了去北京的硬座,去找张丽珍教授。

一路坐了三十几个小时,他们也不嫌累,一想到他们很可能马上就要上孩子就什么苦都不怕了。

张丽珠教授是我国研究试管婴儿的第一人,她从小就对医学方面非常感兴趣,她刻苦努力,一路读到了博士后,当时英国的医院开出了很高的报酬想把她留在那边,最后都被她拒绝了。

在她的心里有一颗报效祖国的心,中国将她培养成顶尖人才,送她去国外进修,目的就是让她能够为我国的医疗事业做出贡献,而张丽珠也没有让国人失望。

试管婴儿的技术当时在国外已经有过一个成功的案例,这个试管宝宝是英国的姑娘,名叫路易斯布朗。

她出生于1978年7月25日,当时给全国的人民带来了很大的震撼,世界各地都非常关注这个"科技宝宝"。

试管婴儿要用大量的药,人们都很担心试管生出来的孩子会不会比自然受孕生出来的宝宝笨,或者智力上有缺陷。

因此,路易斯布朗从出生到长大成人,她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很受人关注,她的学习成绩,她的性格。

事实证明,大家的担心都是错误的,这个试管宝宝像其他正常的宝宝一样,智力上没有任何差别。

试管婴儿的成功无疑是医学上的一大进步,然而,在我国还没有过试管婴儿的案例。

郑桂珍找到张丽珠之后,犹如找到了救命稻草一般,在见到专家的那一刻,郑桂珍就绷不住了,在医院的房间里哭的梨花带雨的。

"这么多年我们的求子之路真的不容易,但凡听到哪里有希望我们砸锅卖铁也要试一试,今年我已经38岁了,再怀不上孩子恐怕这辈子是没有希望了"

如果让郑丽珍做试管,她将是我国第一人,张丽珠不敢让她冒这个险。

张丽珠把实际情况给郑桂珍夫妻俩说清楚之后,他们仍坚持要孩子。

张丽珠看到他们这个样子,心里很是心疼,决定一起尝试一次。

郑桂珍的手术瞬间成为了整个医院的焦点,整个医院上上下下都非常重视这次的实验。

在医院里,整个授精的过程都很顺利,接下来就是胚胎移植了。

医院马上帮郑桂珍安排了胚胎移植手术,手术做的非常成功。

不过张丽珠悬着的心还没有松懈下来,因为仅仅是胚胎移植成功还远远不够,她们要保证胚胎在郑桂珍的体内是否能存活下来。

郑桂珍留院观察了一段时间,终于,张丽珠在郑桂珍的肚子里找到了生命体征。

这意味着我国首例试管婴儿实验成功,以后会有越来越多输卵管堵塞的患者能够抱上孩子。

医院上上下下都在欢呼,新闻也在第一时间将这个好消息报道给全国人民!

十个月后,试管宝宝如约而至,健健康康的,生下来哇哇哭,不管是体重还是大小都和正常的宝宝生下来没什么两样。

郑丽珍一家也十分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宝宝,给她取了名字叫郑萌珠。

不过社会上总是有一些关于试管婴儿的传言,说科技的产物都活不长。

时间过的很快,一转眼,现在郑萌珠已经36岁了,面对广大网友的疑问,郑萌珠也做出了回应,郑萌珠对着镜头说:"我现在身体非常健康。"

评论区也有网友说:"我小儿媳就是试管,孙女是去年的兔宝宝,身体健康,活泼可爱,还真是聪明,比同年孩子聪明好多。"

小结

试管婴儿真的让很多输卵管堵塞的妈妈有了生孩子的权力,造福了千千万万个家庭,希望中国的医疗事业再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