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养老金上涨已经结束,今年顺利实现了连续第21年上涨,退休人员的人均养老金水平又提高了一些。那么下一年,也就是2026年,养老金还会继续上涨吗?这是不少退休人员关注的话题,因为养老金作为大多数人的唯一经济来源,直接关系到养老生活的质量。如果2026年继续上涨,也就是实现连续第22年上涨的话,涨幅能超过2%吗?我们来解读一下。
应该说,2026年养老金继续保持上涨,还是有较大可能性的,主要有以下几个理由:
1、社保法已经有明确规定,建立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平均工资增长、物价上涨等情况,适时提高养老金待遇水平。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5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增长5.4%,CPI则是略微下降了0.1%,从数据表现来看,经济增长等情况还是比较不错的,全年GDP增长5%左右应该没有什么问题,这就为养老金的调整奠定了基础。
2、社保基金运行持续稳健。根据人社部在2025年二季度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截至6月底,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10.71亿人,稳中有增。上半年,三项社保基金总收入4.53万亿,大于支出,6月底累计结余9.83万亿,家底比较雄厚。
3、2025年延迟退休正式实施,法定退休年龄有所延迟,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社保基金支付的压力。
基于上述3个原因,2026年养老金继续上涨的概率还是比较大的,其实,养老金调整以来,已经保持了连续21年上涨的记录,很多退休人员也习惯了接受每年上涨的现实,而2026年如果继续上涨,不仅能持续提升养老保障,也有利于促进消费。那么如果2025年养老金上涨,涨幅能超过2%吗?
回顾养老金的调整水平走势,已经处在下降轨道,比如去年养老金涨3%,下调了0.8%,今年养老金上涨2%,下调了1%,按照这样的趋势,即便是明年继续上涨,涨幅预计很难达到2%。
其实,这也是可以理解的,要知道现在退休人员数量已经超过1.4亿,今年的上涨本来就已经"实属不易",仍然实现了上调,今年人均上涨金额为70元左右,上涨后的人均养老金达到了3500元以上,基数已经比较高了,想要实现更高的涨幅,还是比较难的。
综上所述
2025年养老金调整已经结束,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待遇又有所提升,算上今年,养老金已经实现了连续21年上涨,那么2026年还会继续上调吗?应该说还是有这种可能性的,从目前的数据以及社保基金运行,加上今年开始正式实施延迟退休,等等,2026年养老金继续上涨是有一定概率的。不过即便是实现上涨,涨幅预计很难超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