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说"霜降在月头,过年不发愁,霜降在月尾,小孩迈不开腿"啥意思?
今年什么时间霜降?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在一年中的第十八个节气,它于每年公历的10月23日至24日交节。
虽然它在公历上看基本是固定的,但在农历上并不固定,这是因为农历与阳历是两种不同的历法,今年的霜降节气是公历的10月23日,农历的九月初三。
霜降的气候特点
霜降是气候冷暖交替的一个转折点,霜降一到,天气逐渐寒冷,会有白霜出现。
白霜的出现,其实,并不是天空降下来的,而是地表的水气受到寒冷凝结而成的,这也说明,霜降一到,温度下降有了明显的变化,白昼与黑夜温差较大。
在物候现象上,古人将其分为三候:一候5天,15天正好一个节气。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意思就是说,霜降一到,豺这类动物开始捕获猎物过冬;草木树叶枯黄掉落;冬眠的动物也开始藏在洞中蛰伏起来要进入冬眠状态。
霜降在月头与在月尾的说法
霜降是24节气之一,通常来说,24节对应一年12个月,一个月有一节一气。
立春为一月节,雨水为一月气,惊蛰为二月节,春分为二月气,清明为三月节,谷雨为三月气。
立夏为四月节,小满为四月气,芒种为五月节,夏至为五月气,小暑为六月节,大暑为六月气。
立秋为七月节,处暑为七月气,白露为八月节,秋分为八月气,寒露为九月节,霜降为九月气。
立冬为十月节,小雪为十月气,大雪为十一月节,冬至为十一月气,小寒为十二月节,大寒为十二月气。
由此可见,霜降为九月气,应该落在九月中旬,因此,也流传下了"霜降月中,温度适中"的说法。
但由于农历月有大小月之分及闰月,于是便出现了霜降节气在农历九月中有前也有后的现象。
月头与月尾的说法,是老人们以霜降节气出现在九月初十以前就称"霜降在月头",正月初十到二十谓"月中"把霜降节气出现在九月二十以后就称"霜降在月尾"。
"霜降在月头,过年不发愁,霜降在月尾,小孩迈不开腿"啥意思?
老一辈认为,霜降如果出现在九月的上旬,也就是前10天,有可能到了过大年时就不会太冷,天气暖和了,人也不用受寒冷之苦去发愁棉衣棉被的事了,又可以外出狩猎痛痛快快地过大年了。
霜降如果出现在九月下旬,也就是后10天,将有可能过大年的时候会异常寒冷。古代的时候,人们又缺吃少穿,孩子抵御严寒能力又较差,于是就让孩子尽量穿的厚一些,当然,这也是以"小孩迈不开腿"形象地描述严寒的程度。
总结
"霜降在月头,过年不发愁,霜降在月尾,小孩迈不开腿"这句老话,反映的是古代生活中的贫穷与困苦,明显与现在的时代格格不入。
不过,霜降来得早与来得晚相差20天的时间,温度也不可能不变化。就按今年来说,过大年时的正月初一,已经进入到"数九"之中的"七九"了,常言道"冷在三九",由此可见,老话也不是一点道理没有,这也是老一辈总结的经验与智慧,对此,大家又是怎样认为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