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粮食单产为何能独步全国?科技助力新疆荒漠变身“西部大粮仓”(5)

2025-09-25 16:50  观察者网

农业科技集成应用,助力单产实现跃升

《新疆日报》报道指出,新疆粮食增产还有赖于农业科技的提升。当前,以扩大生产面积提高总产的增产方式已迎来瓶颈,单产水平提升是粮食增产的主要途径,而这离不开科技和装备的有力支撑。

一方面,新疆推广先进栽培技术和优势主导品种,有效破解了制约粮食增产的关键技术难题。在大力实施种业振兴计划、加大优良品种选育力度的同时,不断加快粮食品种更新换代,2024年,新疆农作物制种产量超过140万吨。另一方面,充分发挥35个产粮大县提升产能关键作用,持续推进"百亩攻关、千亩创建、万亩示范",一系列小麦、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方案、良田良种良机良法关键技术实现集成应用。

新疆深入推进种业振兴行动。聚集疆内外科研资源力量,以南疆为重点,持续抓好粮油、棉花、林果等种业核心技术攻关,不断挖掘种子对提高单产的决定性作用。持续实施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把农机制造与应用、农机和农艺结合起来,在农业生产各环节机械率、智能化水平实现再提升,推动全区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90%以上,让农机在粮食增产、农业增效中发挥促进和引领作用。

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新疆天山羽人农业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无人机在开展飞防作业。 天山网

据新华网报道,在伊犁,2024年小麦百亩、千亩、万亩单产分别创造795.8公斤、756.2公斤、720.4公斤的全国大面积高产纪录。

近年来,新疆通过推广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干播湿出等先进技术以及智慧农业等先进模式,持续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促使农户从依靠经验种地逐步迈向科学高效种地。

走进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的数字农业控制中心,一张大屏动态展示着1.2万亩示范农田的生产全貌,种植作物情况、病虫害风险、设备运行情况等信息,在屏幕上一目了然。

"通过布设在田间地头的智能水肥一体机、电动球阀等各类智能设备,农忙时节我们可以编织起一张看不见的'数据网',借助数据监测,地里可以最大程度实现少人化作业。"玛纳斯县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吕晓庆说。

素有"兵团粮仓"之称的奇台农场是新疆粮食生产水平最高的区域之一,由新疆农业企业和相关科研团队选育的冬小麦品种"新粮169",在奇台农场取得了连续两年亩产突破800公斤的佳绩。通过优化品种布局、科学栽培管理、集成应用新技术,奇台农场已连续多年蝉联新疆冬小麦单产纪录,为当地形成农业产业优势提供了有力支撑。

高产示范创建、智慧农业试点、探索现代设施农业……如今,行走在天山南北的广阔田野中,经常能看见太阳能板、传感器、智能电动阀、飞防植保无人机等新兴农业装备设备,新疆各地技术集成示范应用推广范围不断扩大。

智慧科技"种"进农田,重塑新疆农业的未来。新疆农业部门介绍,2025年,新疆将持续强化农业科技装备支撑,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巩固拓展供水模式,大力推广现代农业节水技术,提高制种能力和质量水平,加快国产先进适用农机研发推广,发展智慧农业,不断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