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国战斗机在国际市场上真的挺火,消息一波接一波,先是伊朗那边传出风声,说巴基斯坦可能会把10架歼-10CE"火速"转给伊朗;乌兹别克斯坦的歼-10CE也快试飞完了,马上要交付;孟加拉国那边更是刚刚通过了采购12架歼-10CE的项目审批。
到这还没完呢,官方还大方公开了歼-35的生产线,直接秀了一把中国造飞机的底气。
其实伊朗这几年挺难的,想买先进战机不是被西方卡,就是被价格劝退,之前本来有机会买一大批歼-10C,结果高层一心想要法国阵风,觉得"西方货"更高级,谁知道阵风又贵又难谈,最后啥都没捞着。
现在伊朗有点后悔了,手里的米格-29老得快掉渣,在周边局势越来越紧张的情况下,急需新装备顶上。
巴基斯坦这次被传要支援伊朗歼-10CE,其实也挺悬的,巴基斯坦自己刚刚才把这批飞机用起来,组了几个中队,正是打磨战斗力的时候,要是一下子把现役主力分一半给别人,自己和印度的压力就大了。
更何况歼-10CE这种高端装备,飞行员和保障团队都得长期训练,哪有说交付就能直接上手的道理?所以这事儿现在还只是伊朗那边的"小道消息",实际操作起来,难度不小。
反倒是乌兹别克斯坦那边的订单靠谱多了,这个中亚国家以前用的都是苏联老飞机,现在想换新,歼-10CE正好合适,听说试飞快收尾了,等正式交付后,乌兹别克斯坦空军也能"焕然一新"。
其实这几年中国战机在国际上的口碑越来越好,尤其是实战表现,像巴基斯坦用歼-10CE在印巴冲突里创下的远程击落战绩,真不是吹的。
再说孟加拉国,他们换战机的事拖了快十年了,之前也考虑过俄罗斯和欧洲的各种型号,最后还是觉得中国货靠谱又划算。
现在局势变了,安全压力大,孟加拉国也下定决心要买12架歼-10CE,虽然这笔钱对他们来说不算小数目,但真要保家卫国,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不过这次最让人震撼的,还是歼-35的生产线公开亮相,沈飞新厂房规模巨大,智能总装线一亮相,直接让人联想到美国F-35的流水线。
以前中国造飞机都是"师傅带徒弟",现在飞机自己"溜达"到各个工位,效率高得离谱,年产几十架不在话下,未来冲击百架都有可能,歼-35目前主攻海军型,和福建舰配合训练,空军型也开始试产,未来出口也不是没可能。
其实中国战机能在国际市场上越来越吃得开,靠的不是单纯的价格优势,更是技术和实战能力的积累。
歼-10CE的实战记录、歼-35的产能和技术,都是硬实力,像伊朗这种急需补强空军的国家,孟加拉国、乌兹别克斯坦这种想更新装备的国家,最后都把目光投向了中国。
未来真正能在国际市场上大展拳脚的肯定是歼-35这种新一代五代机,毕竟现在全球都在"拼隐身、拼智能",谁能造得多、造得快,还能出口,谁就有话语权。
歼-35一旦开放外销,像沙特、阿联酋这种有钱又有安全压力的国家,肯定会优先考虑,到时候,中国航空工业的国际影响力,绝对不是现在能比的。
总的来说中国战机这波"走出去",不仅是出口武器那么简单,更是中国航空工业整体实力的体现,从技术、产能到保障体系,已经能满足越来越多国家的多样化需求。
未来随着歼-35等新一代战机逐步量产和可能出口,中国在全球军机市场上的地位和影响力还会持续提升,各国对中国战机的关注和选择,背后其实也是对中国制造能力和可靠性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