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先生在上海打工,他老婆李佳梦也在同一家公司上班,她每月工资五千,可银行卡里总剩不下一千块,高先生觉得不对劲,偷偷查了账户,发现三年里被人转走十七万,钱是同事冯楠转的,冯楠说帮她升级支付宝,还让她删掉银行短信,说那些是诈骗短信,李佳梦不识字,也不会用手机,全信了。
冯楠是前台,跟李佳梦住得近,天天一块儿吃饭,她装得像亲姐妹,慢慢把李佳梦的手机拿过去,每次发工资就约她出来,说帮她操作,其实是在转账,李佳梦连短信都看不懂,更不知道账户在一点点变空,冯楠算得准,每个月转四千,留一千,刚好够吃饭租房,一点不惹人怀疑。
警察抓了冯楠,法院判了她十三年,检方说她又骗又偷,因为有时候李佳梦自己把手机给她,以为她帮忙转账,这算骗,有时候李佳梦睡着了或者在洗澡,冯楠偷偷拿手机转钱,这算偷,这种事最近越来越多了,以前骗子都在网上骗老人,现在是身边人动手,更狠,也更防不住。
李佳梦不是个特例,很多进城打工的人不识字,没家人陪着,也没人教他们怎么用手机,他们用的App满是弹窗和验证码,根本看不懂,公司里也没人管这些事,冯楠看准了这点,把自己变成李佳梦唯一能说话的人,她不是黑客,也不是骗子团伙,就是一个同事,靠感情骗钱。
法律现在管不了这种熟人之间的偷钱,个人信息保护法虽然出了,可没专门管这种事,有人提议社区搞个数字帮帮团,让年轻人教老人和外来工怎么用手机,但这只是出了事才去补,真正的问题是系统压根没想过他们,手机支付越来越快,可他们连密码怎么改都不懂。
高先生后来才知道,妻子这三年吃的是最便宜的盒饭,衣服破了也不换,不是她想省,是她根本不知道钱花到哪儿去了,冯楠转走的钱,大半买了奢侈品和去旅游,她从来没想过李佳梦会不会饿着,法院的判决书上写着,利用弱势者的认知缺陷犯罪,危害更大,这话听着冷,可对李佳梦来说,就是实情。
现在还有不少人用现金,可超市结账得扫码,看病挂号要靠App,租房子也得线上交押金,李佳梦这样的打工人,一不留神就落了队,他们不是不想学,不是学不会,是没人拉他们一把,冯楠就瞅准了这机会。
有人说这事怪李佳梦太老实,可老实不是毛病,她信别人,别人就拿她当提款机,这不是她一个人的错,是这社会没给这样的人留条活路,技术越发达,门槛越该放低,不然下一个李佳梦就在你身边,你只是没看见。
高先生每天陪着老婆去银行查账,不敢让她一个人拿手机操作,可他明白,光盯着手机没用,真正能护住她的,是让她懂手机怎么用,知道哪里能点,哪里不能碰,遇到问题能自己说清楚,不被人糊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