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和普京
2月24日,乌克兰战争迎来三周年。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评论称,随着冷战以来欧洲最大的战争进入第四年,我们亲眼所见的证据表明,特朗普偏袒普京。美国已经从一个道德上的捐助者,变成基辅资源掠夺者。
就在这一天,欧盟最强硬的人物抵达乌克兰。它们包括: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以及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西班牙和丹麦等国领导人。
冯德莱恩发表讲话称,"让我们明确一点: 一个自由和主权的乌克兰不仅符合欧洲的利益。这也符合全世界的利益。对乌克兰主权的投资就是对防止未来战争的投资。"
与此同时,欧盟批准了对俄罗斯的第 16 轮制裁,宣布向乌克兰提供 35 亿欧元的援助。
欧盟最高外交官卡拉斯在社交平台写道,"外长们刚刚批准了针对俄罗斯的第 16 项制裁方案。从影子舰队到用于控制无人机的游戏机芯片,它无处不在。我们实施现在有史以来最广泛的制裁,削弱了俄罗斯的战争努力。"
在开会之前,欧盟各国外交部长默哀一分钟,悼念在战争中死亡的人们。欧盟在总部升起乌克兰国旗。
丹麦首相弗雷德里克森在基辅称,"和平比战争更危险"。她认为,在特朗普的政策下,乌克兰与其接受和平解决方案,不如继续战斗。这位丹麦首相称,"我不信任普京。我认为他不希望乌克兰实现和平。"
这些欧洲强硬派鼓舞了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 他对这些来访的客人称,"普京不会给我们和平","我们必须通过武力实现和平"。
然而,大西洋对岸传来了嘲讽的声音。美国副总统万斯认为欧洲领导人"活在童话里",张口闭口"道德责任",却连算术都不会算。他说,俄军兵力是乌军三倍,炮弹产能碾压整个欧洲产能十倍,而欧盟的武器库"连老鼠都嫌空荡"。
万斯是对的。实力才能促进和平,而"道德"从来不会赢得战争。美国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认为,冯德莱恩这些人的夸夸其谈和恐俄情绪,对欧洲的安全毫无益处。他说"这根本无助于乌克兰的安全,而且你们参与了这场愚蠢的美国冒险,然后又成为其啦啦队队长,导致乌克兰一百万人伤亡。"
在美国走开之际,欧洲站了出来,向华盛顿说"不"。这增加了乌克兰在谈判中的筹码,在领土问题上更不会轻易妥协。同时,这使美俄谈判的压力和复杂性增加,谈判的过程和结果更具多边性和不确定性。
2024年,乌克兰战争能否结束,这要打上一个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