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因计划生育罚款的人,能领到哪些补贴?

2025-09-26 15:01  头条

在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的漫长岁月里,60、70后群体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为控制人口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针对他们当年的付出,各地也出台了一系列补偿和扶助政策。这些政策究竟能为他们带来多少实惠?你又是否符合领取条件呢?今天咱们就一起来仔细了解一番。

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普惠,温暖晚年

对于农村地区的60、70后计划生育家庭来说,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是一项重要福利。一般来说,要满足以下条件:夫妻双方或一方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拥有农业户口或被界定为农村居民;在2016年1月1日之前没有违反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生育,且之后未再生育或者收养子女;现存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或子女均死亡现无子女;年满60周岁 。

一旦符合条件,就能领取相应的奖励扶助金。以江西南城县为例,每人每月可领取100元,一年下来就是1200元。别小看这1200元,对于农村老人来说,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生活压力,比如购买一些生活用品、支付部分医疗费用等。而且这一政策覆盖范围广,只要符合条件,都能申请领取,是实实在在的普惠福利 。

再看安徽省,年标准分为几个档次,普通家庭960元,独生女家庭1200元,一般子女死亡家庭1560元,独生女死亡家庭1800元 。这些标准的制定,充分考虑了不同家庭的实际情况,给予了更有针对性的扶助。

计划生育特别扶助:雪中送炭,关怀特殊家庭

有些计划生育家庭遭遇了独生子女伤残或死亡的不幸,针对这类特殊情况,计划生育特别扶助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确认条件上,夫妻需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女方年满49周岁(因丧偶或离婚的单亲家庭,男方须年满49周岁;独生子女死亡现无子女的,女方年满40周岁);2016年1月1日之前只生育一个子女或合法收养一个子女,且之后未再生育或者收养子女;现无存活子女或独生子女被依法鉴定为残疾(伤、病残达到三级及以上) 。

从扶助金额来看,各地也有明确规定。比如江西南城县,独生子女伤残家庭每人每月550元,一年共计6600元;独生子女死亡家庭,40 - 48周岁的,每人每月400元,每年4800元 ;49 - 59周岁的,每人每月650元,每年7800元 ;60周岁以上的,每人每月810元,每年9720元 。这笔钱对于这些遭遇不幸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他们缓解经济上的困境,度过艰难的生活。

计划生育手术后遗症补助:解决后顾之忧,保障健康生活

在60、70年代响应计划生育号召,实行绝育手术的部分人群中,有一些人出现了手术后遗症。为了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一些地方政府出台了专门的补助政策。

以上海市松江区为例,补助对象为在20世纪60 - 7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绝育手术,由市或区卫生部门认定为计划生育后遗症且认定时户籍为本镇的对象 。在补助标准上,除了由政府支付相关医疗费用外,镇政府对计划生育绝育手术的后遗症对象实施经济补助,每月300元,全年合计3600元 ;并且每年年初免费投保镇大病互助基金保险和上海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这不仅减轻了他们的医疗负担,还给予了一定的经济支持,让他们能够安心生活,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各地政策差异与实际影响

从上面列举的各地政策可以看出,不同地区针对计划生育家庭的补偿和扶助政策在具体标准和覆盖范围上存在一定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是由各地经济发展水平、财政状况以及人口情况等多种因素决定的 。

经济发达地区,如上海,有更雄厚的财政实力,能够提供相对较高的补助金额和更全面的保障措施,无论是奖励扶助金还是针对手术后遗症的补助,都能更好地满足当地计划生育家庭的需求 。而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虽然也在积极落实相关政策,但由于资金有限,补助标准可能相对较低 。

但无论标准高低,这些政策都体现了国家和地方对当年响应计划生育政策家庭的重视和关怀,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60、70后计划生育家庭的生活状况,提高了他们的晚年生活质量 。

如果你家是60、70后的计划生育家庭,不妨对照这些政策条件,看看是否符合领取相关补偿和扶助金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