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有个退役少将叫矢野义昭,挺有名的,因为他早年的一些军事预测后来部分应验了。
2012年,他就写文章分析过俄乌关系,说乌克兰要是死命往北约靠,会把东部和西部闹得更僵,导致俄罗斯忍不住出兵。
结果2014年克里米亚出事,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那些地方宣布独立,俄罗斯果然掺和进去。2022年,俄罗斯直接搞特别军事行动,西方国家不停给乌克兰送防空导弹和反坦克武器,战事拖拉到现在还没完。
这让矢野的分析看起来挺准的,至少在冲突爆发和持久化这点上没跑偏。所以,当他那年还预测2025年中日可能因为冲绳问题打起来时,好多人就开始认真琢磨了。
他具体说的是2025年4月16日开战,中国用14天时间就能从日本手里拿下冲绳群岛。
虽说现在9月都过去了,没见动静,但就假设他的话猜中了,以中国现在的军事实力,日本到底能扛多久?
冲绳群岛,也就是琉球群岛,地理位置太关键了,夹在台湾岛和日本九州岛中间,是从中国黄海、东海通往太平洋的要道。
琉球从14世纪起就是中国明朝的藩属国,每年给北京进贡,国王登基还得中国皇帝册封。
到了17世纪,日本萨摩藩征服了琉球,但为了不惹明朝生气,表面上让琉球继续当独立王国,对中国和日本两头进贡。
1879年,日本明治政府直接废了琉球国,改成冲绳县,吞并了全境。中国清政府当时懦弱,没能有效抗议,就这么默认了。
二战后,美国接管冲绳,把它当"第一岛链"的核心,建了嘉手纳空军基地和普天间陆战队基地。
1972年,美国把行政权还给日本,但基地还留着。矢野用"夺回"这个词,就是因为中国从没在法律上正式承认日本对冲绳的主权,新中国成立后只是现实默认。
新中国外交文件里,钓鱼岛这些附属岛屿也明确是中国领土,冲绳问题牵扯到主权争议。所以,如果真按矢野的预言,中日开战很可能从这里起。
日本这些年一直在炒作"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2025年上半年,日本防卫白皮书还强调中国"对台军演越来越实战化、宣传化和常态化",说大陆和台湾军事平衡正快速向大陆倾斜。
日本政府计划在先岛群岛建避难掩体,离台湾才110公里的与那国岛是重点,预计2027年用上。
3月份,日本议员古屋圭司去台湾,用闽南话说"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中国国防部发言人吴谦直接回击,说日本没资格插手台湾事。
日本还允许在日台湾人改原籍地,不写"中国",在冲绳演练12万居民撤离,在九州岛部署射程超过1000公里的导弹。
2023年,日本建了统合作战司令部,统一管海陆空自卫队,目的之一就是应对台湾突发事态。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记者会上警告,日本别跟"台独势力"搅和,别借台湾生事,不然就是给自己找麻烦。日本内阁还说1972年的中日联合声明没法律约束力,那声明里明明写着台湾是中国领土,日本理解并尊重。
这些举动加剧了紧张,网民们提起抗日战争那14年,4000万同胞的牺牲,说新仇旧恨一起算。台湾人蔡正元也说,如果中日冲突,中国会得到14亿人支持,举国之力打复仇战。
现在来看中日军事实力对比,这差距不是一般大。
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兵力约200万人,日本自卫队才25.5万人,中国是日本的8倍。
中国还有庞大预备役和民兵,战时动员能力远超日本。空军方面,中国有3370架飞机,日本航空自卫队只有370架战斗机。
中国空军现代化快,歼-20这些隐身战机批量服役,日本还在靠F-15和F-35。中国海军有690艘舰艇,包括3艘航母,日本海上自卫队139艘,虽然技术精,但数量和航母差距明显。
等福建舰服役后,航母群实力会更强。陆军上,中国重型合成旅数量就超过日本陆上自卫队总兵力。日本陆上自卫队13万人,中国陆军100万人,装备上中国机械化式坦克和装甲车多得多。
最关键的是导弹和核力量。
中国火箭军有东风系列弹道导弹,东风-16D射程1000到1500公里,能覆盖冲绳、菲律宾北部和台湾,制导精准,误差不到5米,能带高爆、穿甲、集束弹头,摧毁机场、基地和舰艇。
日本缺乏远程弹道导弹,防空系统靠美日联合的宙斯盾,但饱和攻击下扛不住。中国有600枚核弹头,日本为0。全球火力2025年排名,中国军力世界第三,日本第八。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说,中国解放军已和俄罗斯并列第二大军事力量。
假设矢野的预言成真,开战从冲绳开始。中国空军出动900架先进战斗机,日本只能派300架。日本缺乏打击中国基地的远程导弹,中国防空系统先被摧毁。
导弹部队饱和轰炸嘉手纳和普天间基地,这些地方是美军亚太前沿。接着网络和电磁脉冲攻击,日本通信瘫痪。
海军陆战队2个师和4个团登陆,空降兵、空中突击和特种部队支援,4个机械化师推进,占领港口和机场。日本自卫队有武装直升机和装甲车,但弹药和人力耗尽后没法应对。
中国只需15个师兵力,14天内结束抵抗。
矢野说美国在中东和伊朗纠缠,没资源两头作战。2025年伊朗警告导弹已就位,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威胁轰炸,但美国在中东已疲于奔命。
现实中,2025年伊朗和美国紧张,但没大规模战事。矢野2023年重申,日本可能成第二个乌克兰,战场是中美亚太角力点。但这些更多是日本右翼的舆论工具,制造恐慌,推动军扩。
日本受和平宪法限,专守防卫,防务预算虽增,但远不如中国投入。
矢野的预言到头来没实现。2025年4月16日已经过去了,中日没开打,相反,中日关系2025年有改善势头。
9月,高市早苗参选自民党总裁时说"台湾有事日本有事",但承认法律上难派自卫队去台湾,得先讨论撤侨和模拟。
外交上,王毅3月和日本外相岩屋毅开中日经济高层对话,15个部门参与。各层级对话推进,经济合作逐步恢复。
2024年,中日关系报告说不确定中回暖,2025年新年前后势头好。结构性矛盾还在,如历史问题和领土争议,但和平是根本利益。
冲突双输,对话管控分歧才对路。
这么一比,日本如果真和中国硬碰,坚持时间不会长。矢野说的14天,基于实力差距,这数字不算夸张。中国全方位优势,空军导弹海军陆军都压倒性。
日本自卫队质量高,训练严,但规模小,依赖美国。
中国军力远超日本,日本嘴硬,说自卫队操舰和射击精度超美军,但兵力不足230万的中国10倍。全世界公认中国军力强大,日本排名靠后。
假设开战,日本可能初期抵抗,但两周内崩溃。现实是,和平发展才是王道,中日经济相互依赖性强,打起来谁都亏。
矢野的分析有地缘政治洞见,但更多服务右翼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