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价大跌有人连续3天到店盯盘补仓

2025-10-24 14:24  头条

10 月 22 日的黄金市场,上演了一场真实的 "冰火两重天"。一边是投资金柜台围满抢着 "补仓" 的人,回购处长队等着 "落袋为安";另一边是黄金饰品店顾客零星,消费者攥着钱迟迟不入手,这场由金价震荡引发的市场分化,成了当下投资者心态的真实切片。

当天,国内金价受前一晚国际金价暴跌影响,早盘一度跌至 933 元 / 克,午后又快速回升至 951.85 元 / 克,"先探底后冲高" 的走势,让投资者动作频频。有着 10 多年投资经验的吴大爷,趁着回调以 948 元 / 克买了 100 克金条,他认准黄金能抗风险、抗通胀,哪怕曾经历过金价下跌,也长期看好;白领樊胜则加仓黄金 ETF,如今持有收益率近 14%,远超其他投资品。

有人忙着 "上车",也有人急着 "下车"。在黄金回购处,李元算了笔账:当初 440 元 / 克买的黄金,如今以 940 元 / 克卖出 300 克,一笔就赚了 15 万;不久前才以 700 多元 / 克买入的汪颖,也因担心高位震荡,卖出部分黄金 "见好就收"。

与投资金的火热不同,黄金饰品店格外冷清。上海城隍庙的老凤祥门店只有零星顾客,销量远不如 "十一" 假期;北京消费者樊燕本想趁降价买金镯子,可 60 克的镯子要 7 万多元,最终还是被 "高价" 劝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黄金首饰消费量同比下降 26%,高金价让刚需之外的消费者纷纷选择观望。

业内人士分析,当前金价波动是短期调整,毕竟此前金价快速上涨积累了大量获利盘,加上市场对政策、地缘消息敏感,波动在所难免。但长期来看,美联储降息预期、全球央行持续购金、避险需求旺盛等支撑金价的核心因素没变,黄金仍有配置价值。

对普通投资者来说,更该保持理性:不要盲目追涨杀跌,黄金投资占总资产 10%-15% 即可,可分批买入降低风险;投资目标应放在保值、对冲风险上,而非赌短期价差。毕竟,在市场波动中,理性才是最稳的 "护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