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吃面食的人比吃米的人,心血管疾病风险更高?

2025-10-29 16:13  头条

"医生,我每天都喜欢吃面条,但最近听说吃面食可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这是真的吗?那我是不是要改吃米饭?"

这种疑问,在我的门诊并不少见。

无论是早餐的面条,还是晚餐的馒头、饺子,面食几乎是很多人餐桌上的主角。而对于南方人来说,米饭更是必不可少的主食之一。

但你有没有想过,经常吃面食和经常吃米饭,真的会对健康产生不同的影响吗?

最近,瑞士的一项研究指出,经常吃面食的人,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可能高于吃米饭的人。这个结论一经发布,就引发了热议。

面食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有科学依据吗?

瑞士研究发现了什么?

这项研究由瑞士某大学的科研团队完成,研究对象涵盖了5000多名成年人,追踪了他们长达10年的饮食习惯和健康数据。

研究发现:

长期以面食为主要主食的人,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比以米饭为主食的人高出约18%。

其中,患高血压、高血脂和冠心病的比例尤其显著。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面食有毒"或者"吃面一定会得病"。研究的重点在于面食的加工方式、营养特点以及吃法习惯可能会对心血管健康产生影响。

为什么面食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面食和米饭虽然都是碳水化合物,但它们的升糖指数(GI值)、加工方式和搭配习惯有所不同,这些都会对身体健康产生不同的影响。

 面食的升糖指数更高

升糖指数(GI)是指一种食物进入体内后引起血糖上升的速度。

面食的GI值普遍高于米饭,尤其是精制面粉制成的白面条、馒头等,进入体内后会迅速转化为葡萄糖,导致血糖快速升高。

长期摄入高GI食物,会增加胰岛素抵抗的风险,从而诱发代谢综合征(如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这些都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比之下,米饭(尤其是糙米、胚芽米)的GI值较低,血糖反应更平稳,对心血管系统的负担相对较小。

 面食加工方式更精细

大部分面食(如面条、馒头、饺子皮)都是用高度精制的白面粉制作而成。

精制面粉在加工过程中,去除了小麦中的外层麸皮和胚芽,虽然口感更细腻,但也失去了大量的膳食纤维、维生素B族和矿物质。

膳食纤维具有降低胆固醇、稳定血糖的作用,而白面粉中这些成分的缺失,可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相比之下,米饭中的膳食纤维虽然不多,但糙米、黑米等全谷物的选择更多样化,营养保留更完整。

 面食搭配习惯更不健康

在日常饮食中,面食往往和高盐、高脂肪的配菜搭配,比如:

面条往往配咸汤、酱料或腌制食品;

馒头、包子常搭配高脂肉类或油炸食物。

这些高盐、高脂的搭配习惯会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而米饭的搭配则更倾向于蔬菜、汤类,相对来说更健康。

只吃米饭就一定更健康吗?

米饭的优势

米饭,尤其是未精加工的糙米、胚芽米等,保留了更多的膳食纤维和微量营养素,对血糖和血脂的稳定有帮助。

此外,米饭的GI值相对较低,在同样分量下,对胰岛素的刺激作用小一些。

米饭的隐藏风险

但需要注意的是,米饭也并非"完美主食"。

过量食用精白米饭:如果主食只吃精白米饭,也会缺乏膳食纤维和B族维生素,长期过量摄入还可能导致血糖波动和体重增加。

高油高盐调味品:米饭搭配高油的炒菜或腌制食品,同样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所以,选择米饭时,我们也需要注意烹饪和搭配方式,避免"吃米饭也吃出问题"。

如何选择更健康的主食?

主食多样化

无论是米饭还是面食,长期单一的主食都不利于健康。

建议在饮食中加入更多全谷物和杂粮,比如:

用糙米、黑米、燕麦搭配白米饭;

用全麦面条替代普通白面条;

定期吃一些红薯、玉米、藜麦等杂粮。

多样化的主食可以提供更丰富的膳食纤维和微量营养素,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控制主食分量

无论吃米饭还是面食,控制分量是关键。

建议每餐主食摄入量控制在拳头大小,约占全天总能量的50%-60%。

避免过量摄入碳水化合物,以免诱发肥胖和代谢紊乱。

 改善烹饪和搭配习惯

减少高盐、高脂的调味品:比如面条尽量少放酱料,米饭搭配更多蒸煮菜肴。

增加蔬菜和优质蛋白质:主食搭配绿叶蔬菜、海鱼、鸡胸肉等,可以平衡营养,降低血糖波动。

尽量少吃精制食品:选择全麦面条、杂粮米饭,减少精白面粉和精白米的比例。

定期监测健康指标

除了调整饮食,定期监测血糖、血脂、血压水平,了解自己的心血管健康状况也很重要。

如果发现异常,及时调整饮食结构,并咨询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

健康饮食没有绝对,关键在平衡

瑞士研究并不是在告诉我们"面食不好"或"米饭更健康",而是提醒我们注意饮食结构和习惯对健康的长期影响。

无论是米饭还是面食,只要合理搭配、控制分量,都可以成为健康饮食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