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马上走到尾了,当前经济形势怎么看?(3)

2024-12-20 17:13  北京日报客户端

内部需求不足,结构性问题待解。尽管政策提振效果显著,但国内需求不足的问题仍较突出,中低收入群体消费意愿不强,企业投资面临信心不足、成本上升,这是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此外,房地产市场长期积累的问题尚未完全化解,市场仍需进一步修复,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压力依然较大,这些结构性问题有待通过改革和政策调整加以破解。

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升级面临挑战。传统产业升级需要时间和投入,而新兴产业培育尚处于起步阶段,部分领域还存在资源错配、"内卷化"竞争等问题。如何平稳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仍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

(三)

面对挑战,中国经济具备足够的韧性与潜力,也有应对困难的政策储备与经验。

很多人已经注意到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25年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基调由"稳健"转向"适度宽松",提高财政赤字率,增加地方专项债发行,支持"两重"项目建设。

这样的定调,既是出于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分析,也是充分考虑了外部不确定因素,更结合了对明年经济工作的谋划,进一步体现了支持性货币政策立场。

另一个发力重点,在于大力提振内需,释放消费潜力。一头连着发展,一头连着民生,扩大内需仍是应对外部冲击、增强发展主动性的关键所在。政府将实施一系列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包括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提高养老金和医保补助标准,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等。通过改善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进一步巩固消费回暖势头。

"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释放了创新驱动发展的鲜明信号。通过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人工智能+"行动和未来产业布局,持续深化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将引导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总的来说,无论是政策取向还是重点任务,明年经济工作的价值主旨都十分明确,就是要推动经济持续向好,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时值岁末,寒意虽浓,但发展的暖意已悄然升腾。国际国内环境越是复杂,越需要保持战略定力,越需要全社会凝心聚力、脚踏实地。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经济将在挑战中开拓新局,迎来更加生机勃勃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