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买卖,还不只是某些不法分子的牟利行为,更是衍生出了"开盒挂人"这种新型网络暴力。所谓"开盒挂人",是指通过非法方式,获取他人隐私,在网络上公开发布,攻击他人造成伤害。
小玲是一位拥有百万粉丝的网络主播。2023年12月,小玲在后台收到粉丝私信,称她被"网络开盒"了。她的个人信息被曝光在国外一个社交群组,组内充斥着大量不堪的内容。小玲报警后,杭州市临安区人民检察院会同网警部门调查,发现了数个"开盒频道",专门用于公开发布明星、"网红"、社会热点人物的个人信息,吸引用户关注。
调查发现,2023年到2024年3月期间,周某、唐某等6人通过域外软件,非法收集、买卖、提供并公开明星、"网红"、社会热点事件当事人等800余人的个人信息,浏览量超过400万次。今年4月30日,法院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周某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唐某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之后,检查机关又提起公益诉讼,判决周某等6人在国家级媒体上向社会公众赔礼道歉,并支付公益损害赔偿金10万元。
今年5月,中央网信办专门印发通知,从阻断"开盒"信息传播、完善预警机制、加大惩治力度、优化保护措施、加强宣传引导等多个维度明确工作要求,督促各地网信部门、各网站平台进一步强化"开盒"问题整治工作。同时,召开专题部署会议,要求微博、腾讯、抖音、快手、百度、小红书、知乎、哔哩哔哩、豆瓣等多家平台,以"零容忍"态度坚决打击"开盒"乱象。
马林冰说:我国公民的个人信息是受法律保护的, 任何组织、个人都不得非法收集、使用、传输他人的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的个人信息。如果出于威胁或抹黑他人等不正当目的而搜集他人个人信息,就侵害了他人的个人信息权益,受害者可以提起民事诉讼主张损害赔偿。对于个人信息的贩卖者,如果情节严重的,可以构成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罪,受害者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互联网平台对于显而易见的侵权行为,应当在接到侵权通知后应及时下架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