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随后又找了其他商家咨询能否查个人信息,得到的结果都是可以。随后又换了其他网络平台咨询,得到了几乎相同的结果。只不过,每个商家能买卖的个人信息量不太一样,有的开房记录、银行流水都能查,有的只能查到身份信息。另外,也有商家表示,要想查询个人信息,必须先在他们这里立案。
记者发现,有的商家显示是某某律师事务所,有的则是某某旗舰店。但营业执照经营范围里,基本上都有法律咨询这一项。但是,所谓的法律咨询,能否查询并提供公民的身份信息呢?
北京中凯(杭州)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马林冰介绍:涉案公司营业执照上虽然有法律咨询的业务,但这主要指帮助当事人做法律分析、给出法律建议,并不包括查询他人个人信息。如果因为正当理由需要调取他人个人信息,比如用于提起民事诉讼,那么应该委托执业律师。而执业律师根据《律师法》,可以在接受当事人的委托后,凭借律师证及律师事务所开具的证明材料,前往有关单位调查个人信息。同时,律师受法律及职业道德的约束,查询到公民个人信息后也不会出现泄露他人个人信息的风险。
陈先生女友购买信息的商家在营业执照上的企业名是武汉某商务服务公司,公司成立于今年3月,经营范围包括图文设计、技术开发,以及法律咨询,但不含依法须律师事务所执业许可的业务。针对调查到的情况,记者向各大电商平台进行了反馈。平台客服人员都表示建议记者进行举报,平台相关部门会进行审核处理。
从贩卖牟利到"开盒挂人"
法律零容忍
公民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非法买卖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严重侵害了公民隐私安全,是违法犯罪行为。这些行为在网上有个代名词,叫"开盒挂人"。近年来,我国已经加大了对此类行为的打击力度。
今年7月24日,广东省丰顺县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一起非法买卖公民个人信息的刑事案件。2022年至2025年期间,被告人柯某通过网络平台非法买卖公民个人信息,包括户籍信息、手机号码、银行流水等。柯某先在平台上招揽客户,然后根据客户的需求,通过某软件找上家查询并购买相应的公民个人信息,然后反馈给客户,从中赚取差价。经统计,违法所得共计人民币40多万元。公诉机关认为,应当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追究柯某刑事责任。"建议判处被告人柯某有期徒刑三年至四年,并处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