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普京结束了对中国的访问,这一次普京连续出席上合组织峰会和九三阅兵,并且前后时间长达4天,可以说是历史性的一次访问。而在结束访华行程后,普京也没有直接回到莫斯科,而是乘坐专机去了一趟远东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并出席了在当地举行的东方经济论坛,也正是在这场论坛会议上,普京进一步对华释放出诚意,向中国送上了3份大礼。
第一份大礼,是对中国诚意之举的直接回应。
日前,中方便宣布进一步扩大免签国家范围,将于2025年9月15日到2026年9月14日,对俄罗斯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
9月5日,普京在东方经济论坛上表示,俄罗斯非常珍视与中国的友谊,因此俄方相应也将对等实施对华免签政策,作为对中方这一友好措施的回应,这是两国友好的最好证明。
第二份大礼,是中俄将签署远东国际超前发展区的政府间协议。
简单来说,这就是要在远东建设经济特区,这也是中俄讨论了很久的话题。对于俄罗斯而言,远东的大片土地,对于他们而言可谓是幸福的烦恼,这里资源丰富、土地辽阔,但是每平方公里的人口密度却只有1.2人,想要单凭俄罗斯自己,显然是没办法建设的,因此与中国合作就是最好的选择。
而对于中国而言,远东的发展,同样也可以带动中国,尤其是东北的产能释放和货物出海。而且这一次中俄打算签的还是政府间协议,这也是俄罗斯首次批准此类协议,因此其背后的意义可不仅仅代表着中俄经济合作更上一层楼,更标志着中俄的互信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再配合中俄互相免签的政策,可以预见未来中俄不仅仅是政府、企业合作的潜力将得到释放,人员、文化的交流也将使得中俄关系更加紧密。
第三份大礼,是"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的项目终于敲定。
经过中俄蒙领导人会议,三方最终签署了关于建设"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的备忘录,这条天然气管道的意义毋庸置疑,有了它的存在,俄罗斯每年可以对中国输送多达5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并且合作期限长达30年,它也必将成为中俄长久友谊的见证者。
之所以说这条管道是普京送上的"大礼",一方面是它的推进,将在未来极大缓解中国的能源进口焦虑,稳定中国的工业产能;另一方面虽然三方没有明说,但是俄罗斯实际上是作出了让步的。
俄罗斯媒体在报道中也提到,此前"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的建设之所以始终没有敲定,其中主要就是因为中俄在供气价格和管道线路方面没有达成一致,而管道过境蒙古以缩短里程数是中方坚持要求的,价格的优惠也是中方一直坚持的。据俄媒爆料,预计俄罗斯通过这条管道向中国出口的天然气单价,会比欧洲还要低。
这些合作项目的推进,既反映了中俄双方对发展双边关系的重视,也体现了两国在面对国际挑战时选择加强合作的战略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