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生意?
如今,寻求在电视端获得更好的收视反馈,已经成为多数行业内容,甚至是平台自制内容要考虑的问题。
文伟透露,目前一些平台自制剧迟迟不开播,也存在要蹲电视台排期的情况,"有些流量向的内容可能不会这么操作,但比如年代剧、家庭剧,哪怕是都市剧、悬疑剧这些,都会积极争取一下能否'上星'。"
在这个层面上,他觉得放大电视端"定制"属性已经是行业常态,"做纯粹的网剧太难了,如果依然是平台高价收剧、公司旱涝保收的状态,大家还会快乐地去拍偶像剧,但现在,公司必须在愈发拥挤的流量市场之外打开机会。"
"那么,能够打开电视端聚集的'沉默的大多数',同样是极具价值的。"
所谓"沉默的大多数",即在爱互动、爱表现的年轻主流受众之外,更多地在沉默看剧而缺乏网络声量的多元年龄圈层。他们能够给剧集带来的网络传播相对有限,但过往的例子也反复证明着,这个群体的基数或许更加惊人。
能够打动这个圈层,未尝不是一种好生意。
但反过来看,这或许本质上是对目前长视频内容升级困境的一种"逃离"。
"其实电视台的议价空间还是比较有限的,"彤彤透露,"如果能在视频平台有爆款,那收益肯定要多不少,但问题是,谁也不敢说自己的剧一定能播好。那么,旱涝保收的生意干嘛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