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视破4、讨论声量有限,《六姊妹》究竟如何吸引观众(4)

2025-02-14 13:58  搜狐娱乐

"一个前提条件是,网播的受众圈层越来越多元了。"制片人文伟指出。

"这就给一些电视端的热剧创造了台播带动网播的空间,过去中老年人中途开始看一个剧,可能要等二轮才能看全,现在发现一个剧他们也到网上去补前面的剧情,这就加强了台网联动的效应。"

同时,文伟认为这与前两年主流剧集的热度有关,"行业会看到年轻观众越来越开放,一些主旋律剧、年代剧只要拍得好,比如《山海情》《人世间》等同样可以成为行业爆款,在流量剧基本盘下滑的当下,这成为平台的调整方向,也吸引大量流量演员选择这些内容转型。"

彤彤则指出,这主要是因为长视频平台降本增效之后的行业环境。

"行业公司收益更多地和网播热度挂钩,再想靠着迎合平台旱涝保收,已经不可能了。而现在的市场环境是,大投入的网剧未必就有好的回报,甚至'踩空'概率很大,那么很多公司会调整供应方向。"而相对来说,电视台上的"大剧"往往还能获得不错的热度。

她也指出除了公司,很多平台为了扩大营收,也会寻求自制内容"上星",版权收入的占比越来越高。去年的《繁花》《与凤行》《庆余年2》《长相思2》《我的阿勒泰》《玫瑰的故事》《大奉打更人》等热门剧基本都是台网同步开播。

而这也推动着,行业的制作内容会更多地偏向于电视端审美,甚至有一定的"定制"。

"比如演员阵容的国民度,或者至少是老百姓认识的'熟面孔',这会增强观众对剧集制作体量的认知;再比如类型上,年代剧或者更多讲述代际关系的家庭剧,这两年的头部项目明显在增加。"曹璐表示。

她还特别指出,《六姊妹》主打的"全女"剧集,这两年也成为常态,比如讲述三代女性的《烟火人家》、聚焦三姐妹家庭的《好团圆》等女性群像剧,其数据反馈甚至会优于网播端的年轻人市场,"毕竟对于大多数家庭场景,遥控器依然掌握在女性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