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间,国际社会一直都将美国当做世界第一强国来看待,尤其是上世纪九十年代,这种观点达到了顶峰。
美苏争霸将近半个世纪,九十年代苏联解体了,美国在军事上、地缘政治上、经济上都成为了互第一,再没有国家能够和美国对抗。
一直到现在,美国依旧维持着第一强国的地位。它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是全球军事基地最多的国家,是军事强国,是世界科技的领军者。
然而,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却在节目中坚定提出,一旦中美之间发生冲突,第二天,国际社会都将会意识到,美国不再是超级大国。
为什么会这么说?
1991年对美国来说是个重要的分水岭,那一年他们以碾压的态势打赢了海湾战争,那一年苏联也终于承受不了轰然崩塌,美国至此来到了顶峰。
但在这一年之后,美国就开始享受"和平红利",也就是,在消除最大威胁之后,美国不再有对手,之后只要维护好自己的霸权,那美国就高枕无忧了。
可谁都没想到的是,在短短的二十年间,另一个庞然大物悄悄崛起了。中国在看到海湾战争之后,面对台海危机,想着因为缺少技术而受的屈辱,直接敲定了未来几十年的发展方向。
要发展经济,要发展国防,要发展卫星,要发展科技……于是在短短的三十年时间中,中国几乎每一年都有新的变化。
经济跃升至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军事装备不断更新迭代,航空航天技术不断完善,就连科技都隐隐有了并肩的意思。
中国的崛起,让美国再次感到了危机,于是奥巴马开始将战略目光转向亚洲,打压中国,其中,地缘问题成为了美国最有用的"武器"。
他们不时派遣军舰穿越台湾海峡,又擅自和民进党当局勾结,直接加剧两岸关系紧张;又让日本同中国进行领土上的博弈;南海方面,美国利用菲律宾不断搞地缘摩擦,这些都是中美博弈的关键一环。
中国向来愿意以和平友好为原则和各国进行交流合作,但美国这些举动涉及到我国核心利益,中美关系也因此进入紧张状态,地缘博弈成为了一个国际议题。
中美会开战吗?如果美国真的多次挑战中国底线,妄图想要分裂中国的话,那毫无疑问,中国一定会不顾一切地进行反击。
这几年,中美关系就大有暴风雨来临前的意思,所以美国军方开始反复就中美冲突进行推演,要么就是美国大获全胜,要么就是双方都付出惨痛代价。
总之,他们的理念就一个,美国的实力强大,中国对抗一定没有什么好果子吃。不过张维为教授提出的观点却颠覆了所有,他认为,如果中美在台海、南海等地发生冲突,那国际社会第二天就会发现美国不再是超级大国。
其实中国的军事实力是近十年之间才突然开始强大的,但就是这短暂的十来年,中国甚至有隐隐赶超的趋势。
不过很多人都认为,相比之下,美国的实力要数倍强于中国,尤其是最为关键的核力量,中国的积累是要少于美国的,军事优势还是握在美国手里。如果中美发生冲突的话,美国当然可以压制中国。
然而随着近年信息化的提升,世界都渐渐意识到了一个真相,他们好像都低估了中国的实力。
最直接的表现是印巴冲突中,巴基斯坦使用的中国武器吊打印度战机。在为期4天的印巴冲突中,巴基斯坦分别用歼10CE和中巴联合研制的枭龙战机,打掉了印度花重金购买的阵风战斗机和俄罗斯战机,还有印度进口的S400防空系统。
巴基斯坦在战场上碾压式的胜利足以说明中国武器的可靠性,更别说,中国随便都能拎出来好几款比歼10CE还要先进的战机、比巴基斯坦还要先进的作战体系。
有了这场实战之后,人们对解放军的实力预估必然再上涨一个幅度。
同理,从作战体系上说,中国的整体军事力量或许会比美国略逊一筹,但美国也很难在解放军手里讨到好处,中国的战机、预警机、导弹等都已经达到了世界前列水平。
并且还有一个点,中美冲突很有可能发生在中国近海处,美国远洋有优势,但中国近海解放军的优势更大。
一方面,是中国可以采用海陆空三军互相配合的方式完成对美军的打击。或许人们可以质疑中国的海军和空军,但中国的陆军实力却不容忽视,尤其是火箭军的反舰导弹,将成为打击美军航母的一大杀器。
另一方面,是解放军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区域拒止体系,在中国周边发生冲突的话,解放军会第一时间将外部势力给阻拦在外,等中国建立起优势之后,美军也就失去了战斗的意义。
所以说如果中美在中国近海处爆发冲突的话,中国有足够的优势和条件对美军造成打击,而国际社会也将因此意识到一个问题:美国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强大。
除了解放军在地域上的优势之外,美国媒体自己都认为,中国的工业能力要远超美国。
工业是决定胜利的重要一部分。二战时期,美国之所以能够大获全胜,就少不了工业的功劳。
国内的钢铁厂可以为战争源源不断的提供材料;重工业产业可以在战时被征用转化为作战力量;民间一些俱乐部可以提供军事人才的补充……
在实力不相上下的情况下,一旦冲突进入长期化,那两国的工业能力将成为取胜的关键。
在消耗弹药和军事装备的同时,我们需要做到对装备和弹药的补充,以确保在对抗中保持优势。
并且,在智能化时代,无人机器作战也是一大重点,中国的无人机、机器狼、机器仿生动物等等都可以被用在不同的领域探测锁定打击敌人。恐怖的是,在中国存在大量需求时,国内工厂一呼百应,随时可以将民用转为军用,制造国家所需要的产品。
中国在工业方面完全可以支撑起战场需求,但美国却略有欠缺,否则特朗普也不会拼命想要制造业回流了。
在直观的对比下,即使自信狂妄如美国,也不得不多次为中美局势降温,避免真的发生正面冲突,就像是张维为教授所说:我们希望这场冲突永远不要发生。因为凡是战争都要付出代价,和平解决分歧才是正确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