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教官说,自己能带出成果,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平时喜欢跳舞,他读书时爱跳c-walk,身体协调性比较好。孟教官说,"这套旗语放在其他教官身上可能不适用,因为要手脚协调,手部动作和演示动作要密切配合,协调性不好的人可能容易混乱。"
训练过程中,孟教官通过手势与学生互动,一开始,他做一遍,让学生跟着做一遍。做完后比划一个OK的手势,意思是:"你们明白吗?"学生们也比划一个OK的手势,回答"明白了"。学生们做得好,孟教官就竖一个大拇指,夸奖称"你们真棒"。孟教官有时着急了,学生们也会竖一个大拇指鼓励他,叫他不要难过。
训练左转、右转这种动作时,孟教官需要来回跑动,他说,当时自己每天最少要走2万多步,因为要始终保证自己在学生的视线内。还要考虑到跟学生面对面时的镜像问题,孟教官用一只手提示动作要领,另一手就腾出来做翻转动作,指挥转向。
复杂一点的内容,会拜托一位稍微能听到的学生做手语翻译,整个军训过程中的沟通还是比较流畅的。所有动作学完就不怎么需要沟通了,主要靠练。
孟教官说,这个班级的学生没人偷懒,军训期间一个请假的都没有。听障学生少了声音干扰,训练时反而更专注。当时跟这班学生相处比较融洽,后来还回去请几个学生吃过饭。他夸赞称:"这个班里的孩子都很聪明、努力,也很尊重教官。"他至今还记得有两个学生舞跳得很好,很自信。
9月2日,云南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学生处回复记者称,孟教官发布的相关视频属实。学校对听障班的学生一直都有使用手势和旗子军训,只是不同教官的训练方法不同。教官训练前,学校也会教给他们一些简单手语。
孟教官带的听障班学生全都是学艺术的,比如画画、跳舞、民族传统技艺等。学校很认可去年孟教官的军训效果,后续有机会的话,还希望跟孟教官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