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识了"覆盖全球"的东风-5C的美军,在秘密准备了大半个月后,突然以连射4枚洲际弹道导弹的方式,回应了解放军在阅兵之中展示的战略威慑能力。
这两天,美国海军在佛罗里达州东海岸附近海域进行了一系列导弹试射,先后从一艘俄亥俄级战略导弹核潜艇上发射了4枚未携带核弹头的"三叉戟"ⅡD5潜射导弹。
【美军在大半个月后终于用行动回应了东风-5C的"覆盖全球"】
美军此次试射总共持续了4天,在最后一天的夜间试射之中,导弹发射的火光照亮了夜空,即便在波多黎各都能够看到。
根据公开的轨迹图,美军此次试射的着弹区位于大西洋中东部海域,距离安哥拉海岸线大约1200公里,导弹的总飞行距离可能达到了1万公里。
美军在新闻稿中强调,"三叉戟"ⅡD5是一种高精度和可靠的武器系统,这款导弹已经于2017年完成了延寿更新,以将系统的使用寿命延长至本世纪40年代。
虽然美国海军声称,他们此次是进行"定期试射",但外界都能够看出,美军此番行动与近期欧洲、亚太等方向的局势变化有关。
【美国海军在佛罗里达州东海岸附近海域进行了一系列导弹试射】
在欧洲方向,北约与俄罗斯在波罗的海等地交锋不断,爱沙尼亚等国已经要求启动北约第四条,商讨如何应对俄罗斯,俄罗斯与白俄罗斯刚刚结束了一场涉及战术核武器使用等科目的大规模军演。
美国需要通过核试验,向欧洲盟友证明,美国依旧能够为他们提供核安全保护,同时威慑俄罗斯。
不过,美军之前更多地是利用部署在欧洲的战术核力量,对俄罗斯进行核威慑,且俄罗斯在军演中也更多地是展示战术核打击能力,没有亮出战略核打击底牌。
因此,美军此次在大西洋方向的试射看似针对欧洲的紧张局势,其根本目的,恐怕还是对9.3阅兵中解放军展现战略核力量的行动作出回应。
【美军导弹的飞行距离可能达到1万公里左右】
解放军在9.3阅兵中,拿出了"惊雷1"空射巡航导弹、"巨浪3"潜射导弹、东风61陆基机动发射导弹、东风31BJ井射导弹这四款新锐导弹,证明了解放军的"三位一体"打击体系得到了全面增强。
"东风-5"系列洲际导弹的最新型号东风5C更是作为压轴出现,以一句打击范围覆盖全球,证明了解放军有能力对全球所有地点展开核打击。
同时,外界推算东风5C的射程至少在2万公里,解放军有可能借此绕开美国重点针对北极方向来袭导弹的反导拦截网,对美国本土形成核威胁。
这些成果的展示,无疑会对整个西方阵营形成冲击,美国必须有所回应,证明美军的核打击能力不弱于解放军,来稳住日韩菲等盟友。
【解放军在9.3阅兵中展出了巨浪3潜射导弹】
在今年5月,美军已经进行了一次陆基的"民兵3"导弹试射的情况下,美军便选择试射了一枚海基的潜射导弹。
美国海军战略系统项目主任约翰尼·沃尔夫中将也在试射结束表态称,这些发射证明了美军战略威慑能力的可信度和可靠性。
多说一句,美军现在正处于一个现役核打击体系已经略显老旧,新一代核打击体系又没有完成建设的一个更新换代尴尬期。
美军早就制定了"三位一体"体系的全面升级计划,陆基领域要研发"哨兵"洲际导弹取代"民兵3";空基领域要用B-21替换下B2等轰炸机,同时研发新的AGM-181导弹;海基领域要研发"哥伦比亚"级核潜艇,并为"三叉戟"导弹配备新款W93核弹头。
【B21现在也只是进入了测试型号飞机的生产阶段】
可这些新项目普遍进度较慢,即便是进度相对较快的B21,现在也只是进入了测试型号飞机的生产阶段,美军需要数年时间才能够真正将这款轰炸机投入实战。
美军现在也只能尝试用延寿的"三叉戟"Ⅱ等装备,证明自己还没有被中国全面超越,在很多领域双方还在同一技术水平。
当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解放军目前还没有真正装备隐身轰炸机,空基核打击能力还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解放军海军的战略核潜艇数量与美俄两国也有着一定差距。
中国仍旧需要继续进行核打击体系建设,来缩短自身与美俄的差距,在这个国际地缘局势的动荡期,不断强化自己手中的矛与盾。
【中国仍需进行核打击体系建设,不断强化手中的矛与盾】
整体而言,美军的此次的导弹试射,既是对欧洲紧张局势的战术呼应,更是对解放军9.3阅兵所展现出的战略核力量提升的直接回应。
在当前全球战略平衡面临微妙调整的背景下,中美两国在核威慑能力上的互动愈发频繁,反映出大国竞争背景下战略安全领域的深层博弈。
美军虽处于装备更新换代的过渡期,但仍通过此类高调试射向盟友与潜在对手传递其持续可靠的核威慑信号。
而解放军近年来在"三位一体"核打击体系上的长足进步,已显著改变西太平洋乃至全球的战略力量对比。未来,随着双方新一代核装备陆续投入使用,战略稳定与威慑的动态平衡仍将面临新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