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突破性工作已发表在数学四大顶刊之一的《Inventiones Mathematicae》上,并被认为是2026年菲尔兹奖的有力候选成果。
四、菲尔兹奖预测:王虹能否成为第三位华人得主?
菲尔兹奖被誉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每四年颁发一次,获奖者年龄须在40岁以下。截至目前,仅有两位华人数学家获此殊荣--1982年的丘成桐和2006年的陶哲轩。
在最新的菲尔兹奖预测榜上,王虹与加拿大数学家Jacob Tsimerman并列第一(得票率20%),另一位华人学者邓煜排名第三(18%)。IHES的任命进一步强化了她的竞争力,因为该机构历史上60%的数学常任教授最终获得菲尔兹奖。
五、王虹的学术风格:自由探索,不惧迷茫
与许多"天才数学家"不同,王虹的学术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她在法国求学期间曾因迷茫而短暂转学建筑,但最终发现"数学比建筑更容易驾驭",于是回归数学研究。
她在一次采访中坦言:"北大厉害的同学太多了,让我一度忘记了自己接受的数学训练其实很扎实。"这种对学术的真诚与坚持,或许正是她能在竞争激烈的数学界脱颖而出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