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岁男子常吃黄芪补气,一年后去体检,医生好奇:你平时都吃啥?

2025-02-18 14:11  头条

在临床上,中药通常分为补气药、补血药、补阴药和补阳药四大类别,而黄芪就是其中最常用的补气药。黄芪属于豆科的草本植物,医学大家李时珍曾提及,"耆者,长也。黄芪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得此名。"黄芪味甘,可以补一身之气,兼有升阳、利水消肿、固表止汗的作用功效。

2016年,来自浙江的彭汇懿48岁,是一家建筑公司的项目经理。他早些年四处跑项目,又要负责施工、消防,还要组织参与招投标,担负着整个项目的各项统筹调度工作,一个人干着两个人的活,再加上常年喝酒应酬,熬夜吸烟,便落下了一身的毛病。

2月18日,彭汇懿在施工现场指挥了一个上午后,就感觉脑袋晕沉,眼睛发昏,浑身乏力疲惫,连着再多说半个字都觉得累。他只当是这段时间工作太忙碌了,以至于身体有些吃不消,也没怎么往心里去。

随着时间推移,彭汇懿经常感到胸闷气促,还有尿频、尿急的情况出现。每次吃上两口饭就觉得饱了,总觉得肚子胀胀的,人也萎靡不振,一下子瘦了不少。他怀疑自己身体出了问题,就去医院做检查,结果仪器检测的结果就是显示没有异常。彭汇懿人懵了,那他又到底为何总感觉身体不舒服呢?

气虚属于中医的范畴,表现为机体的一种亚健康状态,患者常常表现为头晕目眩、浑身乏力以及手足发麻的症状。由于并不存在器官功能形态的改变,机器往往查不出异常。随着气虚情况的加重,组织器官得不到充足的气血滋养、推动,会造成身体脏腑功能的衰退,从而影响脾胃、生殖等生理功能,机体的抗病能力也会大幅度降低。

看着丈夫面色萎黄的模样,妻子给彭汇懿在家煮了红枣鸡蛋汤服用,说这是她们老家那边补身体的法子。鸡蛋性平,红枣性温,有着滋阴润燥、健脾益胃的功效,可以缓解食欲不振,改善血虚的情况。在接连吃了一周的红枣鸡蛋汤后,彭汇懿还当真感觉身体的精力有所恢复,又将生活重心转移到了工作中。

3月22日,在同时接了几个项目后,彭汇懿在工地和家里两点一线,休息和睡眠时间被大幅压缩,整个人的身体一下子就垮了。他眼里布满了血丝,开始出现频繁的失眠现象,吃了谷维素也不管用,还总是腹胀、拉肚子,皮肤更是黯淡缺乏光泽,眼里也没有光彩,四肢松软无力,突然站起来时更是两眼发黑,精力都不足以维持正常工作。

朋友来拜访他时,都被彭汇懿憔悴的模样惊到了。在一番诉苦过后,彭汇懿说自己也实在是没法子了,再这样下去只能去医院开安眠药吃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彭汇懿得知了黄芪这味补气药。

朋友是个养生达人,他告诉彭汇懿,人要想精力体力充足,首先就得正气充足,五脏六腑才能正常运转,而黄芪可以补一身之气,看他舌苔薄白,舌体胖嫩且边缘有齿痕的情况,正是典型的气虚症状,便建议他用黄芪泡水喝一段时间。

彭汇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还当真开始用黄芪来泡水喝,结果效果竟然意外的好。他不仅头晕眼花的症状改善了不少,连着精力也好了许多,睡眠质量提高后,彭汇懿整个人的精气神都有了变化,他在内心感慨着黄芪可真是个好东西。想到自己年纪也大了,也该学学大家保温杯里泡黄芪的习惯了。于是从这以后,彭汇懿就开始每天喝黄芪泡水来补气升阳。

时间一晃而过,很快就过去了一年,来到了2017年5月初。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最近彭汇懿开始经常感到腹部有些隐隐作痛,还出现了恶心、反胃的情况,失眠的情况再度席卷而来,晚上睡觉时还总出虚汗,让彭汇懿烦躁不已,整个人的气色急转直下,吃黄芪都不管用了。

无奈之下,彭汇懿只能前往医院挂号做了个体检。经过血常规、生化等影像学等各种检查项目。不多时,结果总算是出来了。等广播里叫到彭汇懿的名字时,他赶紧匆忙走进诊室。刚进门就看到医生眉头紧锁,在反复翻看着他的检查单,诊室内的氛围异常凝重。

彭汇懿心里咯噔一下,瞳孔微缩,隐隐有种不好的预感。原本以为自己最多只是个睡眠障碍,现在看来,问题好像还有点大。他搓着手指,惴惴不安地探头问道:"医生,我的检查是有什么问题吗?"

医生扭过头来,不自觉叹了口气,直接将三张检查单平摊放在桌子上,语气严肃地道:"你怎么不早点过来看病,你看看这份检查单,怎么会这三个地方都出现了这么严重的损害呢?"

只见检查单上显示:彭汇懿血压和肝、肾功能都出现了异常。数值显示:转氨酶升高为转氨酶数值118U/L,血压为162/98mmhg,血肌酐、尿素氮升高。经过一番详细沟通过后,医生了解到原来彭汇懿在长期使用黄芪泡水的过程中,没有注意量的把控,经常大剂量的用黄芪泡茶、炖汤、泡酒。

尽管黄芪有着补气升阳、利水消肿等多种功效,但是长期过量服用黄芪时,却反而会给身体带来不利影响。黄芪中的黄酮类、皂苷等活性成分,有可能增加肝肾等器官的代谢负担,从而导致肝肾功能的损害作用。

其次黄芪的利尿作用,会加重肾脏的排泄负荷,还有可能引发肝细胞损伤和炎症反应。在血压方面,研究表明显示,黄芪对于血压有着双向调整作用。但是不同人体质不一,也可能会存在相应的差别。而彭汇懿有着吸烟喝酒的习惯,再加上长期的工作紧张,引发了血压的异常。

黄芪味甘、性微温,长期应用会造成热性体质、阴虚体质的人群,加重上火的症状,引发咽喉肿痛、失眠等情况的产生,从而导致血压升高。对于中老年人而言,由于身体器官的衰退,肝肾等脏器的代谢能力也会大幅下降,对于药物的敏感性增加。长期大剂量的盲目使用各种中药和保健品,反而会给身体带来负担。对于存在严重肝肾疾病和长期用抗凝药物的人群,都会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综上所述,尽管黄芪对身体有一定益处,但它属于中药的范畴。中医讲究辩证施治与合理的配伍,而黄芪补气作用强,长期应用会引发机体气血失衡,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正确使用,做到养生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