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东部时间8月7日凌晨,经历近四个月峰回路转的密集谈判和博弈后,特朗普政府的新关税政策正式生效。对此,他在自创的"真实社交"平台上高调对外宣布:"午夜了!数十亿美元的关税收入现在正流进美国!这些钱大部分来自'占美国便宜'多年的国家。"
根据特朗普7月31日发布的最终关税名单,共计67个国家被加征的关税高于10%,而不在名单上的国家和地区则面临10%的关税。
对于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一直以来的争议就很大。几乎全球所有国家,都明确反对美国加征关税的做法,美国国内对此也意见不统一。其中,美国前财政部长萨默斯就明确表示,特朗普的政策正在让美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疏远",并严重扰乱了原材料价格、给投资者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而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会是唯一的赢家。
他还拿二战后的阿根廷作为例子,认为美国正在走当年阿根廷的老路。按照萨默斯的观点,当初还是发达国家的阿根廷,就是因为采取了高关税政策,试图削弱进口,最终才导致国家走向衰弱。萨默斯进一步表示,试图以贸易保护主义来试图推动国内产业的发展,最终会严重偏离健康的市场经济轨道。
从过去的历史经验来说,萨默斯的观点绝对有道理。短期内来看,国内的产业的确会受到保护而蓬勃发展,然而过度的保护,却会让它们失去竞争意识,从而与全球脱轨,最终必然会暴露在阳光之下而被时代淘汰。
特朗普所宣称的每天会有数十亿美元流向美国账户,从账面上来看,他说的没错,但最终从实际层面来看,他的"赢学"可能并不管用。据业界观察,至今关税成本大部分由美国商家承担,接下来或不得不转嫁消费者,最终反映在消费物价上。
物价的上涨,又会拉高美国的通胀,2025年 6月,美国国内物价指数同比上涨2.7%,核心通胀率达 2.9%,为 2月以来最大涨幅。在美联储维持高利率的背景下,这种政策驱动的通胀进一步压缩了货币政策的调整空间,可能导致经济 "滞胀"风险。
最为关键的是,正如萨默斯所言,特朗普的贸易政策,会让中国成为最终赢家。这体现在美国单方面加税削弱其在全球贸易中的竞争力,数据显示,2025年 7月,美国制造业连续第五个月下降至 48%,创五年新低。而中国则在这个过程中抓住机会,海关总署信息显示,今年前7个月,我国货物贸易保持向上向好势头,进出口总值25.7万亿元,同比增长3.5%,增速较上半年加快0.6个百分点。
在这样的背景下,其实答案已经很明确了,过度的关税政策并不会让美国伟大。事实证明,在贸易政策上,无保护和过度保护都会出现问题,对于某些经济、工业基础薄弱的国家,适当的保护对国内产业发展肯定有好处;但如同美国和印度一样,过度保护也必然会适得其反,最终伤害本国产业的未来。
特朗普必须认识到,关税政策短期内制造了部分行业的 "账面繁荣",却在长期埋下了结构性隐患。从消费者负担加重、供应链紊乱到国际信誉崩塌,美国为此付出的代价远超预期。历史经验表明,单边保护主义最终只会导致全球贸易萎缩和经济衰退。若美国不能回归多边合作,其 "美国优先"战略或将演变为 "美国孤立",加速全球经济格局的重构与自身影响力的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