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育儿补贴来了!专家:育儿补贴重点不在人口规模(2)

2025-07-30 09:10  人民日报

育儿补贴是一项"投资于人"的重大政策举措,有利于人力资本的长期积累。育儿补贴是对人力资源再生产、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投资,能够实现增加家庭收入、提振消费、扩大内需、促进国内大循环等多重政策目标。

人口问题是国之大者,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投资于人"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当前,我国总体上已由人口增量发展转向减量发展阶段,人口老龄化、少子化程度加深,强化生育支持十分必要。2024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从4个方面提出一揽子生育支持措施,将婚嫁、生育、养育、教育一体考虑,涵盖了由生育到托育、教育,由医疗、住房到就业等多个环节。实施育儿补贴制度,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有利于营造全社会尊重生育、支持生育的良好氛围。同时,制定促进生育政策、大力发展托幼一体服务、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等,都体现了"投资于人"导向。

发放育儿补贴的深层意义,在于将人的发展置于经济社会系统的核心位置,从关注物质积累转向重视人的价值。这项政策既是应对人口发展挑战的应急之策,也是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之举。

3600元的背后,是"民生为大"的具体实践。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近些年,我国各级政府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加大,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在这样的背景下,实施育儿补贴制度,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堪称一份可圈可点的"民生答卷"。

不久前,中办、国办发布《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围绕解决人民群众在民生保障方面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出"持续完善教育、卫生健康、社保、就业等重点民生领域支持政策,切实兜住兜牢民生底线"。

减轻家庭育儿负担是民生政策的重心之一。调查发现,多数育儿家庭反映养育子女面临较大的经济压力。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从生育、养育、教育等多方面入手,减轻家庭育儿负担。例如,将子女教育、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列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范围,持续推进教育"双减"政策缓解家庭教育焦虑,发展普惠托育服务解决育儿家庭照料难题等,受到育儿家庭的广泛欢迎。

实施育儿补贴制度,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及时雨"。我们必须坚持稳定性、长期性、连续性原则,既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加大保障民生力度,也不要脱离财力作难以兑现的承诺。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