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派出一辆经过改装的"装甲拖拉机"--把坦克底盘改成"装甲拖拉机",驶入缓冲区"犁地"。大家猜,用"装甲拖拉机"犁地,也就是"杀猪用牛刀",目的是啥?就是要让叙利亚误以为有武装进驻,明摆着是来挑衅的。以色列的意图非常明显:等对方开第一枪,一旦叙利亚开火,就有借口发动反击。
实际上,以色列空军早就待命备战。这整套剧本--从"耕田"到"被攻击",再到"合法反击"--早在三个月前就已获总理签字通过,1967年6月,战争如剧本般展开,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
老年的摩西达扬
在摩西·达扬的自传《story of my life》中,他亲口承认,这场冲突就是蓄意挑衅。而在1976年接受以色列记者拉米·塔尔采访时,他更坦白表示:"与叙利亚的边境冲突中,大约有80%是我们主动挑起的。"
这可是他亲口"爆料"的--历史多次显示,以色列在"挑动局势"方面,向来不乏热情,甚至可谓经验丰富、套路成熟。当然,这么干,必然有着巨大的利益,商人嘛,无利不起早,这里我们就不展开讨论了。
谁会在印巴之间发动假旗行动?
让我们从1976年回到今天,若说这场印巴冲突背后真有"导演",我第一时间会想到以色列。
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