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博弈升级,印度成“墙头草”:关税压力下进退两难(2)

2025-08-18 17:31  头条

三年前,印度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只占3%,而现在已经飙升到了35%到40%。在美国人眼里,这几乎就是明目张胆地在给俄罗斯送钱,直接影响了美国对俄罗斯的制裁效果。

所以特朗普根本没打算给印度什么好脸色,就在普特会后不久,美国宣布取消原定于8月25日至29日美国贸易代表团访问印度的计划。

原本这次访问是要和印度就关税和市场开放问题继续谈判,给印度一个缓和的机会,现在突然取消,连下次访问时间都没定,这就意味着谈判被无限期推迟,美国这一招,直接把莫迪政府打了个措手不及,心里凉了一大截。

更让印度尴尬的是,明明中国也大量进口俄罗斯石油,结果美国却没敢对中国动用"二级制裁"。

美国贸易顾问纳瓦罗自己都承认,美国只敢收拾印度,是因为不敢和中国硬碰硬,怕伤了自己的利益。

中美这几年互相加征关税,打得不可开交,可美国很快发现,想让中国让步根本没那么容易,继续下去自己损失更大。

于是双方最后选择了90天的关税休战,各自缓口气,而印度这边,却只能硬扛美国的压力,处境十分尴尬。

莫迪本想趁机找中国帮忙,给自己争点空间,可惜中方并没有给他太多面子,只安排他在天津活动,根本没能去北京,待遇明显不如预期。

莫迪想通过访华缓解压力,结果收获寥寥,接下来,他还要去美国参加联合国大会,准备和特朗普当面沟通,可外界普遍不看好这次行程,因为美国只盯着让印度开放市场,让美国农产品大量进入印度市场。

问题是印度农民可是莫迪的基本盘,要是真答应了美国的要求,大量进口美国产品,印度农民肯定炸锅,农民收入一旦受冲击,莫迪的政治地位就可能不保。

莫迪这些年能坐稳总理的位置,很大程度上就是靠农村和农民的支持,一旦失去这个基础,后果不堪设想。

其实特朗普的性格全世界都知道,他本质上就是个商人总统,谈判桌上从不讲情面,前不久在北约峰会上,他还当众嘲讽北约秘书长,对欧洲都不留情面,更别说实力还不如中国的印度了。

中美关税大战,最后是美国主动提出休战,保全自己利益;而印度这边,却成了被美国收拾、被中国冷淡的典型。

印度本想着两头渔利,既想和美国搞好关系,又不想放弃和俄罗斯的合作,结果反而成了现实版的"墙头草",里外不是人。

美国制裁压得喘不过气,中国又不愿意出手相助,莫迪政府左右为难,进退失据,国际大国博弈,印度想当主角,但现实却让它一次次体会到,自己还只是个被动的小角色。

这场大国之间的角力,印度的尴尬与无奈暴露无遗,想要在美俄中三方之间游刃有余,并不是喊几句口号、耍点外交手腕就能做到的,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印度只能在夹缝中艰难求生,等着下一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