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的话普京没有听进去,与特朗普谈完后,俄罗斯转头就收到一个噩耗,这次白谈了?

2025-08-19 19:44  头条

美俄刚刚结束会晤,双方尽管在表面上释放出不少积极的信号,但从行程安排来看,却有些"不欢而散",特朗普连午饭都没留俄方吃。

可尽管如此,普京或许仍能乘兴而归,毕竟没撕破脸,就说明还能继续谈,可没想到专机尚未返回本土,巨大的爆炸声就在梁赞州响起,这给刚刚举行完成的美俄会晤蒙上一层阴霾。

俄罗斯紧急情况部表示,梁赞州一处工厂的火药车间包发生爆炸,截止出稿时,已导致11人死亡,130人受伤。无论是从现场画面来看,还是伤亡数字而言,对俄罗斯正常的生产秩序都是一次重大打击。

首先,我们从谁是幕后黑手来分析一下。

尽管种种迹象都指向这就是一次"意外事故",但在俄乌冲突正酣,一切看似是意外的事件,似乎也能跟乌方策划的多次恐怖袭击扯上关系。

可要是不搞"阴谋论"那套的话,这事儿归根结底与乌克兰可能真没关系。

其一,要真是乌克兰做的,那肯定第一时间就在社交平台上,公布自己的战绩,不会直到现在都还没动静;其二,此次爆炸并非远程打击或无人机恐袭,而是从内部发生的,那么乌克兰大费周章的搞一次渗透行动,多半会瞄准更有价值的目标,比如莫斯科或一些高官。

那么这件事的始作俑者,可能还要归功于俄罗斯内部超负荷运转的生产线。

自俄乌冲突爆发之后,俄罗斯内部自己运转出现的岔子就不在少数,从上至下时常给人一种草台班子的感觉。无论是前线情报工作、防御部署,还是后方的政治斗争,都有些杂乱无章。

即便是我们认为有着铁血手腕的普京,对此最好的办法也仅仅是由主管经济的别洛乌索夫调任到俄防长位置上,试图用"以战养战"的方式来逐步净化被绍伊古搞得一团糟的军队官僚系统。

不管上层建筑的斗争如何,基层各单位之间的实际负荷是被大大增加了,如果"草台班子"成为俄罗斯整个国家的习俗与风气,那么在巨大需求量的背景下,出现各种各样的意外事故,在逻辑上讲是行得通的。

讽刺的是,原本在欧亚经济联盟参会的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上一秒还在对各独联体成员国发表慷慨激昂的讲话,暗示俄美关系进入转折,俄罗斯将迎来新的起点。

结果下一秒,俄罗斯国内就发生如此重大的意外事件。无论是对米舒斯京,还是普京,都是在颜面上有着不小的打击。

尤其是看似"满载而归"的普京,更是无形之中制造了一种意外压力,似乎签订"城下之盟"已经是必然选项。

这次意外事件,也刚好说明了俄罗斯国内的运行机制也要到达极限,这种超出负荷的状态维持不下去,必须要得以修整。何况,若俄罗斯国民经济在美西方进一步收紧之下遭到巨大打击,原本已经孱弱磊磊的俄罗斯基层社会,更是如同大坝决堤,一发不可收拾。

美俄总统会晤的积极信号,不仅是对世界的一份说明清单,同时也给俄罗斯国内所有不堪重负的利益集团提前松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