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官们在伦敦会议室里面面相觑,美国官员凑到小国代表耳边低语:"不想你们国家货船在美国港口被刁难,就乖乖放弃支持气候协议。"

"这哪是国际谈判,简直是纽约街头黑帮片现场!"一位参加联合国国际海事组织会议的外交官心有余悸地说。十月的伦敦,本该是讨论全球航运减排的正式场合,却变成了美国官员施展"流氓外交"的舞台。
英国《金融时报》曝光的内容令人震惊。美国官员在茶歇时接近非洲、太平洋和加勒比地区小岛国的代表,直接威胁:如果支持全球航运净零排放框架,将面临货物进入美国港口额外收费、官员及其家属赴美签证被拒,甚至转机过境也会受阻。

更离谱的是,这种威胁已经书面化。多个国家收到了美国的正式外交照会,白纸黑字写着"对等措施"--支持净零排放就将面临加征关税、提高港口费、取消船员签证等报。
01 一场非常规外交,美国手段震惊国际
美国代表团8名官员在会场内的"操作"让见多识广的外交人士也目瞪口呆。他们不像是在进行外交磋商,倒像是黑帮分子在划分地盘。"他们在各个代表团之间来回游说,威胁他们回去向首都汇报:不改立场?后果自负!"
这种威胁不仅针对最小最弱的国家,连日本、印度尼西亚这样的国家也收到了警告。一位代表坦言:"美国人向我们发出非常具体的威胁,他们显然盘算好了每个国家的软肋。"

美国已经把外交场合变成了赤裸裸的权力胁迫场所。一名多次参加国际海事组织会议的资深人士表示,这种氛围"简直如同走在纽约街头",是典型的霸凌行为。
更令人不安的是,美国国务卿鲁比奥曾公开表示,特朗普政府正在评估对推动激进气候政策的官员实施制裁的可能性。这等于将外交威胁升级为官方政策。
02 被威胁的小国,生存与发展之间的两难
对于太平洋岛国来说,气候问题关乎生存。这些国家面临海平面上升的切实威胁,但却在美国的经济胁迫下陷入两难境地。
一位来自受威胁国家的外交官透露,如果他的国家不放弃对净零排放框架的支持,将面临美国对船员的签证限制以及其他处罚,包括提高进入美国港口的费用。这些小国经济本就脆弱,根本无法承受美国的制裁压力。
"那些被威胁的官员都是普通公务员,他们只是代表国家投个票,没想到要被当成人质。"一位参会代表愤慨地表示。
全球航运净零排放框架旨在对航运业征收碳排放税,如果货轮的温室气体排放低于设定阈值将得到奖励,高于阈值则需缴纳额外费用。这一机制原本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支持,包括中国、欧盟、日本、印度和巴西等主要国家都已表态支持。

然而,美国的单方面胁迫让许多小国不得不重新考虑自己的立场,尽管它们是最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国家。
03 美国政策的急剧转向,从支持到破坏
最令人惊讶的是美国政策的180度大转弯。此前的美国政府支持这一框架,但特朗普上台后,美国直接退出了谈判。
特朗普曾将全球航运净零排放框架称为"全球绿色新智商税",并在社交媒体上呼吁阻止其通过。他认为全球气候变暖是一个骗局,甚至暗示这是中国等国搞出的阴谋。
这种政策逆转不是孤立事件,而是美国单边主义的延续。2017年以来,美国退出了伊核协议、《巴黎气候协定》、《中导条约》等多个国际协议和条约。
美国对国际规则的态度是"合则用,不合则弃"。这种把国际协议当作儿戏的态度,让美国的国际信誉严重受损。
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全球经济负责人克里昂·巴特勒指出,打破外交传统、利用施压手段迫使其他国家服从美国立场,将对美国的国际影响力造成长期风险。

04 流氓外交的短期得逞与长期代价
美国的霸凌手段短期内的确产生了效果。原本计划在今年10月通过的全球航运净零排放框架,最终被推迟12个月再表决。
然而,这种短期"胜利"可能让美国付出长期代价。当国际秩序变成"谁横谁有理",最终受损的将是所有指望规则生存的国家--包括那些今天还在跟着美国起哄的国家。
巴西等国的代表在10月的会议上警告称,"主权国家之间绝不应该使用的方法"已被用于破坏"净零框架"。尽管没有点名美国,但指向十分明确。
专家认为,美国的做法可能导致非美国国家得出结论:他们无法与美国合作,于是转而自行达成绕过美国的协议。单边主义最终会导致美国的孤立,而非保持其领导地位。

05 国际社会的回应与未来展望
面对美国的霸凌行为,国际社会并未沉默。多国代表在会议上表达了对美国做法的不满,尽管出于外交辞令,这些批评相对含蓄。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一事件引发了国际舆论对美国外交手段的广泛批评。英国《金融时报》作为西方主流媒体,直接使用"流氓外交"、"恶霸手段"等词汇描述美国行为,表明美国的做法已经越过了普遍接受的外交底线。
美国的行为也让全球气候治理陷入不确定性。航运业是全球贸易的支柱,也是碳排放的重要来源。如果不能有效监管,将严重影响全球减排目标。

随着表决被推迟12个月,全球航运减排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多位参会代表承认,只要特朗普政府仍在掌权,相关谈判"在很大程度上是徒劳的"。
事件发生后,希腊和塞浦路斯这两个最初支持框架的国家,在上个月的投票中选择弃权,默认了将谈判推迟一年。美国国务院官员特别赞扬了这两个国家的做法,暗示威胁策略仍会继续。
国际外交的舞台上,强权政治似乎再次压倒了公平规则。但历史告诉我们,霸凌者种下的荆棘,终将成为自己前进路上的绊索。当那些今天被威胁的小国逐渐发展壮大,当世界多极化格局真正形成,美国将为自己的短视行为付出沉重代价。

正如一位发展中国家的外交官所说:"我们可能今天不得不低头,但我们不会永远忘记是谁在我们最需要支持的时候,选择了威胁而非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