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30天,旱情无法缓解,玉米会不会旱死

2025-07-30 16:56  头条

最近这几天,天气热得仿佛要把一切都点燃。天气预报明明显示未来会有降雨,可等了半天,不少地方只等来一阵毛毛雨,那雨量甚至连地皮都没湿透,有些地区更是连雨的影子都没见着。

在如此酷热的天气下,人需要降温消暑,农作物同样如此。就拿玉米来说,如果一直没有有效降雨,持续的干旱将会给它带来极大影响。尤其是在这三个关键时期,玉米对水分的需求极为迫切,一旦缺水,减产的幅度会相当惊人。

当下,降雨分布极不均匀,真可谓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提前打过套餐的地块情况稍好,根系能更早地向下深扎,相对而言更耐旱一些。要是田间10 - 15公分深度的土壤都是干巴巴的,那玉米肯定会深受其害。

在玉米小喇叭口期,雌雄开始分化,需水量进入高峰期。肥料需要借助水分才能被玉米吸收,此时若是缺水,即便施再多肥也无济于事。具体来说,当玉米长到成人腰间快到胸口的高度时,如果长时间处于高温干旱环境,等到快旱死时才突然浇水,或者等来一场雨,虽说玉米能快速恢复生机,后续的长势以及开花授粉看似正常,但结出的玉米棒要么秃尖,要么籽粒稀少,就像穿着"超短裙"一样。

此外,空棵、畸形穗等问题也屡见不鲜。这都是因为玉米在小喇叭口期雌雄分化时遭受高温热害,从而导致发育异常。这种伤害具有一定的潜伏性,前期难以察觉,到后期才会显现出来。特别是那些种植密度较大的品种,群体庞大,对水分的需求量比其他品种更大。一旦遭遇干旱,田间的透光透气性变差,就更容易出现各种问题。所以,在玉米小喇叭口期,绝不能让土壤过于干旱。(需要注意的是,浇水时要避开高温时段,最好选择在一早一晚进行。因为早晚气温相对较低,否则高温加上大水浸泡,会对玉米根系造成严重损伤。)

其次,玉米抽雄散粉期也不能缺水,也就是授粉出穗的时候,一定要保证水分充足。在大喇叭口期,即将抽穗之际,如果遭遇高温干旱,很可能导致花期不遇。雄穗过早抽出,而雌穗却迟迟不吐花丝,等雌穗花丝吐出时,花粉已经散尽,这必然会造成严重的秃尖、花粒现象。而且干旱还会大大降低花粉的活性,致使授粉成功率下降,最终秃尖、花粒的情况更为普遍。

最后是灌浆期,虽然灌浆期对水量的要求不像前两个时期那么严苛,但持续干旱依然会产生重大影响。玉米授粉完成后,根系会逐渐衰退,干旱会加速根系老化,使得灌浆过程仓促完成。原本需要十天完成的灌浆,可能八天就结束了,这直接导致玉米千粒重下降。

如果玉米现在已经长到腰部高度,在雨量不大、土壤干旱的情况下,只要有浇水条件,就应该立刻行动。因为此时玉米还未超过两米高,随着玉米不断长高,浇水的风险也会增大,一旦遇到大风天气,就很容易发生倒伏。所以,只要玉米高度不超过两米且需要浇水,就要赶紧浇。当然,如果能迎来一场有效的降雨,那自然是再好不过,起码能为后期授粉提供充足的水分保障。

综上所述,倘若现在玉米田较为干旱,预报的降雨又没下,或者降雨量过小,达不到有效降雨的标准,只要有浇水条件,就应抓紧浇水。要清楚,玉米小喇叭口期、抽雄散粉期以及灌浆期,必须保证水分供应充足,一旦出现干旱,对产量的影响不容小觑,大家务必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