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事情一出,尹嘉铨知道自己的命不是自己的了,归了阎王,乾隆帝是什么人,自称"十全老人",觉得天下就没有他不会的事。
皇帝傲气,臣子也傲气,那当政者是断断容忍不了的,更何况收录逆臣之言,这是要向他们学习谋逆吗?于是乾隆帝下令"赐死"。尹嘉铨知道自己终有一死,于是在狱卒给自己送最后晚餐时,泰然自若,吃了两块肉,三杯酒。
这倒是把狱卒整不会了,没见过临死之前这么淡定的人,他们把这个场景上报给了乾隆帝,乾隆帝听完,立即召见了尹嘉铨,尹嘉铨听说乾隆帝的召见,像是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带着悔过之心到了养心殿。
见了面的君臣,开始了谈判,尹嘉铨倚老卖老诉说着自己的悔过之心,更是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诉着自己的不容易,乾隆帝其实当时下令时心情不佳,这几天缓过神来也不想枉杀无辜。
更何况乾隆帝好面子,不想被说成是个暴君,于是这次的谈话给了尹嘉铨一线生机,最终乾隆帝决定放了他,让他回家继续养老。
尹嘉铨像极了刚从鬼门关走回来的孩子,哭着叩谢天恩回了家,经过这件事以后,年迈的尹嘉铨像是学乖了,开始安度晚年。
尹嘉铨像极了一个皇权政治下不安分的搅乱分子,在封建王朝的统治下,谁都不能挑战皇权的威严。
其实一开始乾隆帝估计并没有想下杀令,只是这么多的文字逆言跳出来,让乾隆帝觉得受到了"冲击",谁敢对他说个不字,又有谁敢对他的命令置若枉然。
通过这件事,乾隆帝既打击了以尹嘉铨为首的道学派不安分守己的人员,又落得了一个爱民的好名声。
只是可怜了尹嘉铨,一生傲骨最终也斗不过高高在上的皇权,只是这种傲骨有点"中二",自以为是的结局就是被政权打压得体无完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