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和溥仪都是末代君主,但风评为啥差那么多?

2025-02-01 16:42  搜狐

同样是亡国之君,甚至说崇祯对于亡国的责任比溥仪还大,但为什么溥仪的口碑反而比崇祯差那么多呢?

崇祯和溥仪

你要知道一点,古人最看重的就是"气节"二字,气节是华夏传统精神文化的核心之一。尤其在外敌入侵、国破家亡之际,更应该坚守气节。而坚守气节最高规格的行为,就是以死殉国。

没有比这个更高规格了,到顶了。哪怕你之前做得再差,坚守气节、以死殉国,也能给你重新加分不少。

崇祯就做到了,你可以说他菜,也可以说他无能,甚至可以说他刚愎自用加速了明朝的灭亡,但他没有丢失气节,保留了华夏的风骨。他谥号里的一个烈字,足以诠释他以死殉国的含金量。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我们经常说明朝因为"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而赢得"刚明"的称号。这个"君王死社稷",指的就是崇祯的以死殉国。

很多人常常拿"结局一根绳"来嘲笑明朝的灭亡,却不知道,这根绳,才是华夏的风骨所在!也是刚明之所以是刚明的原因之一!

结局一根绳

而康德大帝,当他还是宣统的时候,其实对于咱大清的亡国,他一个小孩子并没有什么责任。

而他口碑之所以差,是他投靠了本子,认了天照大神为祖宗,认为自己是清和源氏的后裔,妄图依靠他国势力来恢复自己的特权统治,来恢复所谓祖上的荣光。

数典忘祖、裂土卖国,既是侵略者的合伙人,又是侵略者的带路党。

如果当年溥仪在会见裕仁时,化身山上,那么,即使他死在东京,也必将名垂青史,很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裕仁和溥仪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