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晚,中美元首进行了重要通话。双方谈到釜山会晤的成果,也谈到需要延续合作方向。中方明确指出,台湾回归中国是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双方还谈到乌克兰危机。中方强调支持一切有助于和平的努力,希望能尽快形成一个公平、持久、有约束力的和平协议。

通话后,特朗普在社交平台发文说,这次通话"非常好",并透露双方谈到了大豆及其他农产品采购,还说双方达成了一项对农民有利的协议。他预计明年四月访华,同时也邀请中方访问美国。
当晚,中美通话内容就被外媒大规模转载。路透社、联合早报、彭博社、韩国媒体都把重点放在台湾议题以及中美在亚太秩序中的责任上。毕竟,二战后的重要国际共识之一就是台湾属于中国,而日本一些政客近期的错误言行严重破坏了这一共识,升高了地区风险。因而,中美沟通对稳定亚太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11月25日上午,日本东京官邸传来消息,高市早苗确认,她在当天早上接到了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电话。通话持续时间不长,但涉及范围广。高市表示,特朗普向她介绍了最新的中美关系动态,其中包括前一晚中方与特朗普的通话内容,但她拒绝透露更多细节。值得注意的是,日本政府消息人士透露,这通电话是特朗普主动要求的。
特朗普主动联系日本的原因不难理解,其要确保美国在亚太的盟友体系不出现信息延迟。中美通话提到了台湾问题,而台湾问题又是日本近年来频繁介入的话题,美国必须确保日本不会出现误判,也不会把错误信号传递到区域局势中去。特别是在日本近期出现一些挑衅言论,甚至试图否定战后秩序的情况下,美国需要尽快稳住日方的判断。特朗普主动打电话,显然就是要第一时间解释中美对话方向,让日方不要曲解。
无论如何,美国要维持其在印太地区的战略节奏。中美稳定关系对整个地区是利好,但对美国而言,也意味着要管理好日本这个盟友,避免出现两面错位。特朗普需要日本保持配合,不要在关键节点上引发额外风险。说直白一些,就是美国不希望日本在台海问题上越走越激进,进而导致地区局势脱离美方掌控。所以,特朗普需要在中美达成沟通共识后,迅速向高市传达信号。其目的很明确:不要误判美国的立场,也不要自行加码挑衅,否则日美协调会出现混乱。
而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高市早苗拒绝透露细节,原因只可能一点:内容敏感。特朗普向她介绍中美通话内容,尤其是台湾问题的部分,这种内容如果公开,会涉及日本在台海问题上的定位,而日本近期的对华态度在国内已经引发争议。在这种情况下,高市当然不会把细节公开,否则会让外界判断日本是否在对中国做出某种姿态调整。
此外,高市拒绝透露细节,可能会体现日美之间并非完全一致。美国理解台湾问题对中国的重要性,特朗普也在通话中承认中国的历史立场,这与高市此前的强硬说法存在微妙差距。如果高市把通话细节讲出来,就会暴露日美立场之间的落差。因此,她只能选择模糊处理。
至于后续的问题就在于日本如何处理自身立场。如果日本继续在台湾问题上出现挑衅动作,就会与中美两大国的沟通方向背道而驰。美国虽然是日本盟友,但美国也不会让日本在关键议题上破坏整个亚太大局。而中国已经通过此次通话,向世界展示了稳定、负责、清晰的外交态度。强调战后秩序、强调合作、强调和平,这些内容在全球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提供了重要的稳定力量。

所以,这次的外交连环动作,其实展示了三重互动:中美的大国沟通在引导局势;美国对日本在校准;日本在权衡如何不被局势甩出主线。未来几天,美国和日本政府可能会进一步表态。而中国立场一直稳定清晰:坚持和平、坚持合作、坚持战后秩序、坚持国家统一立场。此次中美元首通话的内容,也再次证明,中国在重大问题上的表达已经得到国际认同。这是大势所向,也是地区稳定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