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V:杜特尔特家族“惊险过关”

2025-05-14 09:24  头条

菲律宾 2025 年中期选举在 5 月 12 日晚 7 点正式结束投票,这场被称为家族政治生死战的选举,不仅关乎菲律宾未来三年的政治走向,更牵动着东南亚地缘格局的神经。

在荷兰海牙拘留所中被羁押的前总统杜特尔特,以压倒性优势赢得家乡达沃市市长选举,而其家族与马科斯家族的权力博弈,正从地方蔓延至中央,甚至引发国际社会的密切关注。

杜特尔特狱中参选

在菲律宾南部的达沃市,现年 80 岁的杜特尔特正经历一场特殊的政治复出。尽管被国际刑事法院以反人类罪指控拘留在海牙,但根据菲律宾法律,只要未被定罪,候选人仍可参选公职。

12 日晚公布的初步计票结果显示,杜特尔特以 40.5 万票对 4.9 万票的悬殊优势,击败被视为马科斯阵营 "代理人" 的律师诺格拉莱斯,成功当选达沃市市长。

这一结果并不意外。达沃市是杜特尔特家族的政治大本营,他曾在此担任市长长达 20 余年,任内以铁腕手段打击犯罪和毒品,将这座以混乱闻名的城市变成菲律宾最安全的地区之一。

即便被羁押海外,杜特尔特的影响力依然渗透到达沃的大街小巷。他的竞选口号 "达沃需要稳定" 直击选民痛点,而其子塞巴斯蒂安同时当选副市长,更形成 "父子搭档" 的政治格局。

马科斯与杜特尔特的 "生死局"

这场选举的核心矛盾,是菲律宾两大政治家族 ,马科斯家族与杜特尔特家族的权力博弈。

2022 年大选中,马科斯与杜特尔特之女莎拉达成政治联盟,前者当选总统,后者出任副总统。这一联盟仅维持一年便宣告破裂,双方在权力分配、外交政策等问题上的分歧日益公开化。

马科斯政府的致命伤在于经济治理的失败。尽管菲律宾在 2023 年成为东南亚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但高通胀、物价飞涨等问题严重削弱了民众支持率。

4 月民调显示,马科斯的满意度暴跌至 25%,不满意度则升至 53%,创历届总统中期执政新低杜特尔特家族通过面包优先于子弹的竞选口号,将焦点对准民生议题,成功吸引了中下层选民的支持。

马科斯阵营在选举策略上的失误加速了颓势。为配合国际刑事法院逮捕杜特尔特,马科斯政府不仅引发国内舆论反弹,还导致其姐姐伊梅临阵倒戈。

伊梅不仅公开谴责弟弟背叛家族,还转投杜特尔特阵营,帮助莎拉争取参议院支持,这一大义灭亲之举直接动摇了马科斯家族的政治根基。

弹劾案的 "命门" 争夺战

此次选举的重中之重,是参议院 12 个席位的改选。这不仅关系到立法主导权,更决定着莎拉・杜特尔特的政治命运。2

2024 年 11 月,莎拉因涉嫌密谋暗杀总统被众议院弹劾,弹劾案需在参议院获得三分之二多数支持才能通过。

目前计票结果显示,马科斯阵营已锁定 6 席,杜特尔特阵营获得 3 席,剩余 5 席由反对派和中立派占据。

根据菲律宾法律,莎拉只需获得 9 名参议员反对,即可保住副总统职位。分析认为,伊梅的加入为杜特尔特阵营增加了关键筹码,加上反对派的 "弃权票",莎拉极有可能涉险过关。

这场博弈的背后,是菲律宾 "政治王朝" 的深层矛盾。杜特尔特家族若能在参议院占据优势,不仅能阻止弹劾案,还能为 2028 年莎拉竞选总统铺路。

而马科斯阵营若获胜,则可能彻底瓦解杜特尔特家族的政治影响力。有菲律宾学者指出,此次选举结果将重塑菲律宾 "家族政治" 的格局,甚至可能推动宪法改革,限制政治家族的权力。

中美角力下的菲律宾

菲律宾的选举从来不单纯是内政问题。作为美国在东南亚的重要盟友,菲律宾的外交政策走向直接影响着中美在南海的战略平衡。

马科斯政府上台后,加速向美国靠拢,不仅扩大美军在菲军事基地,还在南海问题上频繁挑衅中国,试图将菲律宾打造成 "印太战略" 的支点。

杜特尔特家族的崛起为中菲关系带来变数。杜特尔特在任期间采取务实对华政策,推动中菲在基础设施、能源等领域的合作,即便被羁押,他仍通过女儿莎拉传递愿与中国保持友好的信号。

中国外交部也多次强调,尊重菲律宾主权,反对外部势力干涉其内政,这一表态被视为对杜特尔特家族的间接支持。

美国则通过舆论操控和选举干预试图扭转局势。马科斯阵营被曝利用线上投票系统漏洞篡改选票,而美国媒体对杜特尔特的 "人权指控" 也在选举期间密集发酵。

更值得警惕的是,美国在选举前夕与菲律宾举行大规模联合军演,并派战机逼近黄岩岛,试图通过军事威慑影响选民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