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如今的中美关系而言,任何一个明眼人都已经能看出未来的走向。尽管在93阅兵之后,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斯第一时间就喊话中国,强调美国"不寻求冲突",但这毫无疑问就是"拖字决",之所以服软不是因为"不敢",而是因为"不行",如今的美军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在弹药库存上,都难以支撑得起与中国爆发冲突。而在近期,美国国防部的一则最新指示,更是佐证了这一猜测,美军已经在事实上进入到了"备战状态"。
美国已经开始备战台海?
根据美国华尔街日报在9月29日所刊登的一则报道称,美国国防部高层正在敦促美国的防务承包商,将美军现有的12种关键武器的产能提升1-4倍,以用与应对同中国的"潜在冲突"。
而从目前所公布的一系列清单上看,这武器扩产涉及到了"爱国者"防空系统的拦截弹,LRASM远程反舰导弹,海基"标准"6舰空导弹,以及JASSM防区外打击弹药等一系列"常备库存"。
报道进一步提到,相关的扩产方案早在今年6月份就已经启动,美国国防部的高级官员们与美国军火商以及配套的供应公司进行了密集会晤,旨在推进这一进程。其中,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雷神公司均已经向美国国防部"打包票",表示已经做好了"应对大规模订单的准备"。值得一提的是,一些美国政府内部人士对于这个计划却不怎么看好,认为增产能不切实际,因为一枚导弹的制造周期过于冗长,往往需要两年时间才能完成组装,而如果要更换供应商,那么又得对零件进行长期的大规模测试,根本就不具备短期落地的可行性。
而从表述上来说,美国如此火急火燎的"备战",恐怕还是瞄准所谓的"台海节点",将一些库存已经见底的拦截弹进行大规模补充,避免出现战时情况下弹药告急的尴尬场景,从这件事上我们也能从侧面看出,美国干涉台海事务的意愿,似乎较之以往要更加的强烈了。
中国应该如何应对此类事态?
站在中国的角度上来说,美国涉华立场出现如此重大的变化,实际上还是过去常见的"说一套,做一套",一方面向中方传达支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不改变,一方面又加紧时间"备战",只不过主体变成了美军自身,对于冲突未来的结果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因为军事问题最为讲究客观现实,如今美国在第一、第二岛链内斗所有部署均在解放军中程导弹的射程之内,且解放军还大规模装备了美军无法拦截的高超音速武器,这是美国所面临的"致命弱点",一旦选择介入,就要面临巨大的军事失败,这是生产多少"爱国者"导弹,都无法改变的客观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