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如何应对流感来袭?名里都带“韦”字的药该怎么吃?(2)

2025-11-28 10:44  辽沈晚报

明辨差异:

流感与普通感冒不是一回事

在面对孩子出现流涕、咳嗽、发热等症状时,许多家长的第一反应是"孩子感冒了"。然而,分清"普通感冒"与"流行性感冒"是正确应对的第一步。普通感冒是由鼻病毒、冠状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多种病毒引起的,通常症状较轻,以上呼吸道局部症状为主,如打喷嚏、鼻塞、流清鼻涕等,发烧较为少见,即便发热也多为中低度热,一般5天至7天即可自愈。

流行性感冒则是由专门的流感病毒引起,主要包括甲型和乙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如H1N1、H3N2)变异能力强,易引起大规模流行。流感的特点是发病急、全身症状重。患儿常常是突然起病,出现39℃至40℃的高烧,伴有畏寒、寒战、头痛、全身肌肉酸痛、极度乏力等。随后才会出现咳嗽、咽痛等呼吸道症状,儿童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核心武器:

抗病毒药物的选择与使用策略

一旦确诊流感,尤其是在症状出现早期,使用抗病毒药物是治疗的核心。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处方抗流感病毒药物主要有4种: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帕拉米韦和扎那米韦。它们名字里都带一个"韦"字,俗称"他韦"类药物,但在选择和应用上各有侧重。

如何为孩子选择合适的抗病毒药物?大连市妇儿集团希望广场院区药剂科主任李中给出了以下关键考量点。

看年龄,严格的年龄限制是前提。不同的抗病毒药物有明确的年龄适用范围,这是用药安全的第一道红线,如奥司他韦可用于1岁及以上人群,适用年龄范围最广;玛巴洛沙韦则适用于5岁及以上人群;帕拉米韦和扎那米韦也均有其最低年龄要求。家长切不可自行购买使用,必须由医生根据孩子的具体年龄进行评估开具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