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川普"的太乙真人笑果足
四川话自带幽默感,可懂度高
"吾乃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操着一口"川普"的太乙真人,为整个电影增添了不少笑点。配音演员张珈铭一口地道的四川话,把太乙真人的幽默、慵懒、散漫全都展现出来了。《哪吒1》里那句"你打我撒"一出来,电影院里瞬间笑声一片。看到两个结界兽"内讧"时,他说"两个胎神",叫哪吒"你娃儿",以及"大欺小,癞疙宝"等方言,皆让观众忍俊不禁,妥妥的搞笑担当。
在全国,存在着很多地域方言。有时一条河、一座山、一个小镇的两边因为方言不同,有的甚至不能正常交流。但四川方言在全国的认同度普遍比较高,这是否因为四川话自带幽默、喜剧感?
汪启明长期致力于汉语文献方言学研究,曾荣获第十八届王力语言学奖一等奖、第四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国学成果奖和2024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他讲述:"我记得上世纪60年代就有一个说四川话的电影叫《抓壮丁》,在全国影响很大。四川方言非常幽默、诙谐,在古代文献中都是有记载的。此外,四川方言属于西南官话,它使用人口多,影响大,在外地的可懂度比较高。只要你不说太快,外地人基本上能听懂。不像潮汕话、江浙话这些方言,其他地方的人听起来就比较难懂。再如,同是闽方言,几个片区之间差异就很大。"
现在方言通过文学、电影、电视甚至短视频绽放活力,让很多年轻人觉得有意思。在汪启明看来,"首先,这是传统文化回归的一个表现。语言的背后是文化,方言的文化内涵包括历史记忆、文化多样性、社会功能、非物质文化遗产及现代价值等多个层面。方言中保留了大量古汉语词汇和发音,通过独特的表达方式展现了不同地域文化的性格和特质。民间故事、山歌、谚语等均依赖方言代代相传。其次,方言承载着个人的情感记忆与身份认同,还可以是家族记忆、乡土记忆的重要载体,乡音蕴含着对乡情的一分思念,一分留恋。随着时代、社会、科技等语言外在环境的变化,一些方言会消失;但总体来说,方言在现代社会,特别是在广大乡村,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因为形成方言的不少因素还存在。"
在汪启明看来,现在方言借着新的传播媒介被年轻人喜爱,跟推广普通话并不矛盾。也就是说,推广普通话与保护、利用方言并非截然对立的关系。汪启明还提醒, 方言与普通话没有绝对的天然的壁垒。从理论和实践上看,"各地的汉语方言都是汉语这个系统的地域分支,它们都是汉语的一部分,有共同的来源。从语言学意义上来说,普通话也是一种'方言',只是这种方言被国家规定为共同语。大家都知道,现代汉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今天很多年轻人都能同时会说普通话和自己家乡的方言,在不同场合切换非常自如,毫无问题。"
古代文献有记载
"'老子'这个词,在四川至少延续了1000多年"
不管是古蜀语还是现在的四川方言,作为"蜀地密码"的重要载体,一直是学界研究的重要对象。文明社会的标志包括城市、冶金、宗教礼仪和文字符号等,其中蜀地文字研究一直是古蜀文化研究的"牛鼻子"。而研究古蜀文字,离不开对古蜀语的研究。"应该说,古蜀文字是今后蜀文化研究的一个难点,也是重点所在",汪启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