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刑事法院尴尬了:中方带领60国成立新组织,一国迅速宣布退群

2025-05-25 20:44  头条

据环球网消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例行记者会上宣布: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将出席于5月30日在中国香港举行的《关于建立国际调解院的公约》签署仪式。会上有记者提问,中方发布了王毅外长将出席《关于建立国际调解院的公约》签署仪式的消息。发言人能否进一步介绍有关安排和中方推动建立国际调解院的相关考虑?毛宁说,调解是《联合国宪章》规定的重要争端解决方式之一。

"国际调解院着眼以调解定分止争,将成为全球首个专门通过调解解决国际争端的政府间法律组织,是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原则的重要机制。"毛宁说。从参与国看,首批19个以亚非拉国家为主。2022年以来,中国、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老挝、柬埔寨、塞尔维亚、白俄罗斯、苏丹、阿尔及利亚、吉布提等十几个国家签署或支持《关于建立国际调解院的联合声明》(Joint Statement on the Future Establish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Mediation),决定共同发起建立国际调解院。美国问题专家吕祥在接受直新闻采访时指出,在当前国际社会中,亚非拉国家总体上处于弱势。

国际调解院(资料图)

这里面有几个细节值得关注。其一,中方是2022年发起筹建国际调解院的,彼时俄乌冲突刚刚爆发,全球地缘政治动荡,暴露了现有国际争端解决机制的严重缺陷。以联合国安理会为例,美国滥用一票否决权,导致以色列在加沙的军事行动长期未被有效制约。而ICC则沦为西方国家的"白手套"。其二,从外交部的介绍来看,近60个签约国中,既包括印尼、巴基斯坦等"全球南方"代表,也有欧洲国家。这种"跨阵营"参与度表明,发展中国家与部分发达国家,对现行的秩序不满已超越意识形态分歧。

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以调解为核心的国际调解院成立,与现有国际争端解决体系形成了互补,更是响应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诉求。此前的国际争端解决机制,主导权长期被西方垄断,而且上诉的政治以及经济成本过高,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极为不友好。所以中国牵头提议成立国际调解院时,迅速得到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筹备期间,有20多国明确拥护中方的倡议。这次签署协议,有60多国代表出席,而他们既然愿意出席,自然就是有成为该组织成员的意愿。

国际调解院成立仪式(资料图)

匈牙利外交部长西雅尔多说,匈牙利国会已投票批准该国退出国际刑事法院。西雅尔多当天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视频说,相关动议以134票赞成、37票反对、7票弃权获得通过。匈牙利政府将根据《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规程,将该决定通知联合国秘书长。西雅尔多表示,国际刑事法院出于政治动机的运作方式引发人们对该法院公正性和可信度的担忧。匈牙利不能支持一个以政治偏见方式运作的机构。

从匈牙利所列举出来的国际刑事法院三宗罪来说,主要的意思指的是这样的,第一,所谓的不公正,就是国际刑事法院滥用权力,在处理各个成员国之间的问题时,就没有站在中立的立场,也没有站在公正的立场上。第二,国际刑事法院不懂法治,完全违背了法律。第三,匈牙利指责国际刑事法院是政治正确操纵的结果,因为无论是俄乌冲突还是巴以冲突,作为欧洲所控制的国际刑事法院,往往成为执行西方利益集团的工具,这已经违背作为一个全球123个成员国组织的中立立场。

ICC(资料图)

匈牙利的退出并不是个案。ICC面临的困境不仅仅是个别国家的离场,更是其全球公信力的严重下滑。虽然ICC标榜为"独立司法机构",但其政治化本质却暴露无遗。从相关数据来看,ICC的执法存在明显的地域歧视和选择性执法问题。发展中国家对ICC的信任度暴跌,非洲国家更是感受到了明显的投资下降。这一切都揭示了ICC缺乏独立执法权、统一标准和坚韧的执行力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