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即将谈妥?谈判关键时刻,特朗普突然下了道"命令",先对中国退一步?暂停对中国实体实施新的出口管制
斯德哥尔摩的街道被铁栅栏围得水泄不通,警用无人机在低空盘旋,这种如临大敌的阵仗不是为了应对恐怖袭击,而是为了"保护"一场谈判--中美第三轮经贸磋商。
就在全球媒体紧盯谈判进展时,《金融时报》突然爆出猛料:特朗普政府已悄悄下令暂停对中国实体实施新的出口管制。
这个看似微小的动作,却像一块石头砸进了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要知道,这可是那个整天把"美国优先"挂在嘴边的特朗普啊,他怎么会突然对中国"服软"?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博弈?
特朗普(资料图)
这次中美在瑞典的谈判确实非比寻常。根据公开报道,瑞典警方不仅封锁了周边街道,还出动了无人机进行24小时监控,而就在这种剑拔弩张的氛围下,美方却出人意料地打出了一张"温情牌"--暂停对中国实体的新出口管制。但耐人寻味的是,这个消息不是通过白宫新闻发布会公布的,而是通过《金融时报》这样的第三方媒体"泄露"出来的。更诡异的是,美国商务部和贸易代表办公室对此都保持沉默,既没有确认也没有否认。
这种"静悄悄"的操作手法很能说明问题。要知道,按照特朗普政府的一贯作风,但凡对中国做出任何让步,都恨不得开个记者会大肆宣扬。现在却选择低调处理,显然是在打什么算盘。而前两轮谈判(日内瓦和伦敦)都没取得实质性进展,美方这次是真的急了。他们想用这个"小恩小惠"来换取中方在更关键问题上的让步,比如降低关税、扩大市场开放等。
但中方的反应很有意思。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记者会上被直接问到这个问题时,既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而是强调中美经贸合作要遵循"平等、尊重、互惠"的原则。这种"答非所问"恰恰表明了中方的态度:我们看到了你的动作,但别指望用这点小动作就能让我们在原则问题上让步。
特朗普(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