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财长诋毁中方代表,美国农民:失望,能不能好好说话

2025-10-28 15:00  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 齐倩】

美国大豆收获季已过,中国订单为零,加之设备、化肥等成本上升,美国农民日益绝望。

"美国豆农敦促政府在处理对华关系时,选择伙伴关系,而非施压,"10月28日,香港《南华早报》以此为题刊文称,美国大豆种植者已损失惨重,希望政府尽快采取行动。他们纷纷表示,特朗普政府必须减少谩骂和激进策略,才能与中国达成持久的大豆协议。

"我不认为我们能强迫中国人做任何事,我不认为这是我们需要的做法,"美国马里兰州农民大卫·伯里尔将中国描述为"好伙伴",并强调中美之间"必须是有利于每个人的关系或伙伴"。

随着中美贸易关系动荡,阿根廷在从美国获得数十亿美元援助后加入巴西抢占中国市场,美国农民表示破产数量不断增加。他们感觉已被特朗普政府抛弃。而美国农民一直是共和党"票仓"。

现年72岁的伯里尔是特朗普支持者,认为特朗普是"非常成功的商人"。但他说,特朗普精通房地产和金融,这不意味着了解农业。他直言,自己对美国财长贝森特近期针对中方代表的表态感到"非常失望"。

"我们现在亟需达成协议,因为如果再错过这次机会,我们52%的大豆可能无处可去,这对我们的行业将非常、非常有害,"他重申,美方的激进策略对中国"不管用,毫无容身之地"。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16日,有记者提到,贝森特称中国商务部副部长李成钢发表了一些"煽动性"的言论,还称其近期不请自到华盛顿,"非常无礼"。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回应表示,美方有关言论严重歪曲事实。中方希望美方能够认识到自身错误行为,与中方相向而行,回到对话协商的正确轨道上来。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同日表示,中方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美方应当同中方在平等、尊重和互惠基础上,通过对话协商解决有关问题,而不是屡屡施压、威胁恐吓。

美国伊利诺伊州第五代农民约翰·巴特曼批评特朗普政府在农业领域缺乏计划,并控诉其关税政策成为"击中每一个人的霰弹枪"。他提到,农民对于特朗普政府援助阿根廷一事"非常不满",因为南美国家正迅速抢占美国大豆的中国市场份额。

"这是一个重大问题,"他还称,特朗普政府进口阿根廷牛肉的计划不仅伤害养牛业,还伤害美国农民。"他将把我们进一步推向破产。农民破产率上升,这非常不幸,不应发生。"

报道援引美国农场局联合会数据称,2024年,超过200个美国农场申请破产,美国"从2017年至2022年完全损失超14万个农场,过去两年又损失2万个"。报告还提到,美国大豆价格自2022年以来暴跌58%至10美元以下,玉米下跌54%至4美元。

中国买家的美国大豆采购量已跌至零 《纽约时报》制图

今年早些时候,特朗普政府单方面挑起贸易冲突,令美国农产品损失惨重。

美国交易员认为,仅仅延长关税暂停期限不太可能提振采购,因为中国对美国大豆的进口关税仍为23%,使其缺乏竞争力。相较之下,美国大豆的有力竞争者--阿根廷和巴西的关税仅为3%。日前,阿根廷刚刚暂时暂停了粮食出口税,以使其大豆更具吸引力。

中国是全球最大大豆买家,对全球市场拥有巨大影响力。美国农业州一直以来都是共和党票仓,特朗普正面临来自农业核心地带共和党议员的日益增加的压力,他们敦促特朗普政府打破与中国在大豆采购上的僵局。

美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最近报告估计,与过去四年的平均出口量相比,美国农民"到2025年10月将损失57亿美元对华大豆出口量"。报告警告称,美国中心地带的农民可能承担"不相称的负担"。

"我认为,我们已到无法强迫中方做任何事的地步,"马里兰州另一名要求匿名的农民同样指出,他"相当自信"中美间"最终会达成一些协议",但他没预期"会花这么长时间"。

据新华社报道,当地时间10月25日至26日,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美方牵头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和贸易代表格里尔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中美经贸磋商。

贝森特近日接受美媒ABC节目采访 视频截图

在美国广播公司(ABC)26日播出的节目中,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表示,中国拒绝购买美国大豆同样令他"感到痛苦",因为自己"其实是一名豆农"。

"目前情况涉及几个方面,首先是中国已大幅削减采购量,几乎降至零。"贝森特承认,美国农民是特朗普最坚定的支持者群体之一。他说:"另一方面在于,今年的大豆收成是二三十年来产量最高的之一。种种因素叠加,形成了一场完美风暴。"

据贝森特所称,中美贸易谈判已达成一个"实质性框架",他相信这将缓解美国大豆种植户对中国拒绝购买美国大豆的担忧。

27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彭博社记者提问,据报道,中国和美国达成了一项框架性贸易协议,发言人能否提供更多细节,特别是关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所提到的购买大豆的部分?

郭嘉昆表示,关于中美经贸磋商,中方已经发布了消息。此次经贸磋商中双方以两国元首重要共识为引领,围绕共同关心的重要经贸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富有建设性的交流磋商,就解决各自关切的安排达成基本共识。双方同意进一步确定具体细节,并履行各自国内批准程序。

"具体的问题,建议向中方的主管部门进行询问。"郭嘉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