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3日21时30分,102岁的抗战老兵彭长竹,在ICU病房坚持看完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后,缓缓地闭上了双眼,安详离世。
彼时他的儿子刚用手机支撑着屏幕,让老人见证了其此生的最后一场阅兵。而那也是他用鲜血守护过的山河,最新且最庄重的盛世模样。
据悉,老人于16岁参军,也就是1938年农历2月。当时日军已侵入我国,无恶不作。闻言,满怀着报国热情的彭长竹,便在自己的老家湖南桑植县,主动报名参军,积极开展抗日。因为当时的他毫无作战经验,部队上出于对战士们的负责,还曾专门将其送到慈利江垭进行了半年的集训。随后,他便被正式编入了新编的第六军暂5师。
1939年秋天,彭长竹随着部队开赴湘北,参加了第一次长沙会战。据悉,这也是抗战初期,我军打过的最艰难的防御战之一。当时日军第11军司令冈村宁次,集结了10万名精锐,并为之配属了重炮、坦克,以及航空兵,企图以速战速决的方式,快速歼灭我国第九战区的主力。而彼时,我国军队也在薛岳的指挥下,以"后退决战"、"争取外线"等灵活应变的战术,积极应对着疯狂的日军。
在此过程中,最残酷的战斗发生在湘北新墙河,以及汨罗江防线。当时我守军第52军的官兵,在日军的毒气和重炮的双重打击下,仅依托简易的工事与之血战四个昼夜,多个连队因此而整建制地牺牲。好在,最后在关键时刻,我国军队巧妙地利用洞庭湖水域,以及湘北的山丘地形,节节抵抗,并成功切断了日军的补给线,这才使得日军最终因后勤不继和持续消耗,被迫后撤。最终,我方以伤亡4万余人的代价,彻底粉碎了敌寇的攻势。而这,也成为我军在抗战相持阶段,首次重大的胜利。
当然,对于彭长竹来说,其最刻骨铭心的战斗经历,还得数在常德会战中。当时战斗已进行到傍晚,而彭长竹所在的连队,子弹也已全部打光。但显然,对面的日军此时还没有丝毫想要减缓进攻的意思。于是,彭长竹便和战友们一起,坚持战斗到全连的人几乎都已经牺牲干净。到最后,甚至就连他们幸存的几人,也都被日军逼着跑上土坎,与对方展开了激烈地肉搏。
在此过程中,彭长竹为了掩护战友,一直都拿着武器左刺右挑,帮着战友解围。但同时,他也被残暴的日军,用刺刀划开了腰部,甚至就连右眼,都被对方直接用刺刀刺穿。而等如此缠斗了一番过后,彭长竹便也失去了战斗力,鲜血淋漓地倒在了地上,和战友们的尸体混在了一起。随后,敌人以为他已经咽气,便自顾自地走了。而他也是靠着装死,这才死里逃生躲过了一劫。
当天夜里,周围的老百姓们趁着夜色,来到战场上抢救伤员,也因此发现了奄奄一息的彭长竹。随后,一位张姓的老乡便好心地收留了他,还将他带回自己的家中养病。而因为当时太过虚弱,彭长竹愣是一口气吃了整整三碗红薯饭,这才捡回一条命。然后,他就在老乡的家中安心地养起了病。后来得益于老乡的精心照料,彭长竹的身体一天天地好转了起来。
再后来,彭长竹便成功地回归到了部队。但因为他此时的右眼已经彻底失明,也便不再适合继续留在前线战斗。于是就这样,彭长竹被迫地转入了后勤。但自此以后,每逢部队需要外出作战,他都会主动请缨,带着后勤部最新研发的药品,奔赴前线。在此后的数次战斗中,彭长竹有好几次都性命危急。但他却丝毫感受不到惧怕,反而继续冲锋在战斗的最前沿,为那些伤重的士兵,及时送上救命的药品。
如此一来一回,受彭长竹"救命药"的保障,最终幸运地捡回一条命的士兵,也不在少数。因此对彭长竹,大家都非常地尊敬和感激。
值得一提的是,在退役后,彭长竹依旧不忘发挥余热,做起了"输财卫国"的感人善举;并最终通过制药救人,真正蜕变成部队背后的一名,"不为名、不为利"的幕后英雄!
原来,在退役后,彭长竹便全身心地投入到,"空壳树生药厂"的发展中去了。当时他带领着15人的研发团队,精心研制了各种战地必需的药品。且在短短的五年间,他便成功发明出专治疮毒的"一天膏"、专抗疟疾的"救驾星",以及专治痢疾的"痢疾饼"等七种特效药。其中最传奇的"百根冰"药酒,据说是用百味草药泡制而成,不仅能消炎镇痛,还能治病救人,并最终成功挽救了无数伤员的性命,可谓是"疗效显著"。
而为了感念彭长竹和其团队的贡献,当时的国民政府还专门为其生药厂,颁发了"输财卫国"的金匾,以及159号嘉奖令。此外,蒋介石、陈诚等38位高层,也纷纷为其题词表彰。一时间,彭长竹也是风光无两。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彭长竹却始终拒绝为那些药品,申报专利。因为他从始至终想的都是,将这些"治病救人"的配方,无偿地捐献给国家。对此他坦言道:
"我的右眼就是因为没药治才瞎的,不能再让其他的战士们也受这种罪。"
而且这还不算完,在抗战胜利后,彭长竹继续发挥余热,回乡担任起生产队的队长,而他这一干就又是整整60年。最让人感动的是,在回乡后,他不仅没有仗着自己"老革命"的资历在乡里耍威风,反而还积极发挥"舍己为人民"的精神,甘愿牺牲自己的利益,为其他的乡民谋福祉。比如,在其主持分田到户时,永远都是最后一个抓阄;而在修村道、架小桥、修建水池时,他又第一个站出来带头掏钱。
也正因如此,国家非常感念他的贡献。于是在2015年,时年已92岁高龄的他,终于如愿被获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此外,尽管其多年来荣誉加身,却依旧不骄不躁,常年来一直都居住在位于桑植县空壳树乡的老屋里。
紧接着时间来到9月3日阅兵式当天上午,当时已处于弥留之际的彭长竹,坚持在ICU里紧紧盯着儿子手中的手机屏幕,与家人一起观看了其人生的最后一场阅兵式。
据当时在场的家属人员事后回忆,当我军的新型装备方队,缓缓地驶过天安门前时,老爷子的呼吸瞬间急促,就连手指都开始微微颤抖。显然,当前这震撼的一幕,足以让其格外激动。毕竟,这一切与他当年用过的土枪土炮相比,先进了何止百倍!
随后,在当晚的21时30分,老人的心脏正式停止跳动。此后其孙女彭女士红着眼圈说道:"爷爷这不是离世,而是急着归队向自己的战友们,去汇报祖国现在的盛况了。"
在这里,也让我们为这位老一辈革命家,送上最真挚的敬意!要知道,正是有他从枪林弹雨中走来,并用一只眼睛为代价,为我们换回了山河无恙;也是因他在平凡岗位上的多年坚守,为我们践行了一生的"输财卫国"的誓言。
如今,当最后一曲《歌唱祖国》的旋律被奏响,这位享年已102岁的老兵也终于舍得交棒。毕竟,这盛世,已如他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