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6亿元现金与3.16%融资成本的底气
如果说土地和产品的布局决定了房企能不能卖得动,那么财务结构则决定能不能活得久。越秀地产此次中报最令资本市场关注的并非利润表,而是资产负债表。
换言之,利润表决定的是企业短期内的盈利表现与经营成果,反映的是"一时的收成";而资产负债表则代表的是企业长期的财务根基与抗风险能力,承载的是"持续活下去的底气"。
截至上半年末,越秀地产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64.6%,净负债率53.2%,现金短债比1.7倍,三项指标均处于监管安全区间;有息负债1038.6亿元中,一年内到期短债仅24%,
财务结构的健康,给了越秀地产更从容应对市场波动的底气,也为其优化融资成本、拓展多元业务创造了空间。
报告期末,越秀地产加权平均融资成本3.16%,比去年再降41个基点,新增融资利率首次降至3%以下。在部分民营房企还在为"借新还旧"四处奔走时,越秀地产已用数据证明了"便宜的钱"也是一种竞争力。
国际评级机构迅速给出正反馈。
标普8月25日授予越秀地产投资级评级,展望稳定;惠誉在6月把评级展望从"负面"调至"稳定",并维持BBB-投资级。
评级上调的直接结果,是公司在离岸市场发行的美元债票息进一步走低,反过来又压低了整体融资成本,形成"评级-利率"正循环。
现金充沛的另一面,是越秀地产在商业、服务、康养等多元赛道的持续输血。
其中,越秀房托营收保持稳定,达9.66亿元。旗下广州IFC写字楼续租率70%,精装修单元19天去化。
除越秀房托展现出的稳健运营态势外,作为集团多元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越秀服务也凭借规模扩张与品质提升,实现了营收与服务能力的同步增长。
今年上半年,越秀服务营收19.62亿元,在管面积7231万平方米,新增合约面积596万平方米。越秀服务通过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拓展服务领域,为业主提供更加优质的居住体验,同时也为公司创造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截至2025年6月底,越秀康养入住率持续提升至74%,在营床位达7762个,医养结合项目数量达24个。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康养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越秀地产提前布局康养领域,通过整合资源,打造高品质的康养服务平台,为公司的多元化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
多元业务贡献的稳定现金流,不仅平滑了住宅销售的周期波动,也为公司在土地市场逢低加仓提供了"安全垫"。
从行业维度看,当高杠杆、高周转模式退潮,财务自律已成为房企穿越周期的"生死线"。越秀地产的实践表明,只有把"绿档"当作起点而非终点,把融资成本当作核心竞争力而非财务结果,才能在风停之后继续留在牌桌上。
越秀地产董事长林昭远在半年度业绩会上表示,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是"好房子"建设加速落地的关键之年。公司将围绕"稳业绩、谋突破、精管理、提能力"的工作主题,聚焦深耕核心城市,深化精益管理,力争全力达成年度各项经营目标,在市场新的竞争格局和发展模式下,持续为股东创造价值。(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信息披露内容以公司公告为准。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