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这两天正在举行。峰会期间,数据安全是大众关注的焦点问题。专家认为,AI大模型的不当使用会带来隐私泄露的风险,另外,任意接入公共Wi-Fi也会被不法分子利用,那么针对这些风险隐患该如何防范呢?
大模型"读心"
伪Wi-Fi"窃密"
随着大模型在各行业深度应用,其安全风险呈现出复合化特征。网络专家指出,AI大模型安全涵盖数据、基础设施与模型本身三大层面,其中个人使用中的数据安全风险尤为突出。看似简单的图片、文字信息等内容通过AI处理,就可能泄露个人身份信息、人际关系等敏感内容。

网络安全专家 李虎:"我可能只是上传了一张合影照片,我就是通过AI来帮我美化一下或者加一项特殊处理。其实有可能就暴露了,照片上传上去之后,其实可以通过人像识别的技术把人的身份提取出来,通过人物的关系,比如亲密程度,可能猜测是朋友关系还是家人关系。这些数据都被提取出来之后,又可能被进一步利用,比如被诈骗分子拿来利用了。"
除了AI大模型使用带来的数据安全外,公共场合不明来源Wi-Fi的不当连接也会造成敏感信息泄露。

网络安全专家 王媛媛:"免费没有密码的Wi-Fi连接,不法分子可能会利用这样的漏洞去架设一个伪基站,并诱导大家进行连接,连接之后有可能会截取你的个人信息。"
网络安全专家介绍,只要有人接入了不法分子伪装的Wi-Fi,在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时的一些操作都可能被截取,其中包括输入用户名、密码等个人隐私信息都会被窃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