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俄军"克拉苏哈"电子战系统、"摩尔曼斯克"远程通信干扰系统等不断升级,"锦葵"轮式自行榴弹炮、及"红土地"制导炮弹等装备则提高了炮兵的打击精度,减少了弹药浪费和误伤情况。

新武器展现出的强劲战力不仅改写了战场的新形态和格局,更让战争变得愈发残酷。令人恐惧的铝热剂在短时间内释放出巨大能量,能够熔化钢铁,所到之处一片火海;3000吨滑翔炸弹可将钢筋混凝土工事像纸盒一样撕碎,"榛树"导弹巨大的爆炸声和蘑菇云中闪耀的诡异绿光更让人感到绝望。
一名乌克兰士兵表示,战场变成了真正的人间地狱,在这里他们的平均预期寿命只有4小时,伤亡率高达90%。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 张弘:
现在俄乌冲突持续拉低双方人性底线,温压弹、子母弹、白磷弹等反人道武器的使用,造成了难以接受的情感伤害,若冲突不结束,道德底线恐将继续下滑。这些武器给平民和参战军人带来巨大伤害与悲剧,俄乌冲突近四年,几乎"打掉一代人",对人类社会而言是巨大悲剧。

经过三年多的时间,俄乌冲突已从初期的局部摩擦,发展成为一场大规模的对抗,双方的军事行动愈演愈烈,规模和程度都远超当初的预期。
随着冲突的不断升级,双方都开始计划使用更加尖端的高科技武器。这类武器不仅考验着各国的研发能力,也对战场伦理和国际法提出了挑战。它们一旦投入使用,可能会带来巨大的破坏性,显著加剧战争的烈度。
权威军事分析家警告,若俄乌冲突无法通过外交途径得到有效缓解,核武器的使用或许会成为最后的选项。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 张弘:
特朗普宣布恢复核试验,这一信号极为危险,表明美国在核问题上的谨慎态度有所松动。俄乌冲突本质是战略博弈,它在对待战略对抗的时候,更加地倾向于使用核武器。过去,核恐怖的均衡状态使核大国间爆发核战争的可能性较低,但如今,恰恰是因为俄乌冲突,让各方看到了核武器还是有用的,若俄罗斯在核政策上更具进攻性,美国也可能采取冒险举措,如恢复核试验,甚至出台更多激进政策。如此一来,核大国若相向而行,未来发生核战争的风险将大幅上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