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霍东阳 编辑/张广凯)
上海东平路的 Aesop 大陆首店要关门了。5月6日,Aesop 发布了闭店公告:东平路店将在5月10日关停。
这距其2022年11月开业,不过两年半的时间。欧莱雅回应称闭店原因是门店租约期满,且未透露不再续约的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是 Aesop 进驻大陆市场以来的首次闭店。
作为欧莱雅旗下的高端个护品牌,Aesop 一直被寄予厚望。
2023年,欧莱雅以25.25亿美元的价格将Aesop纳入麾下。在宣布完成对Aesop的收购时,欧莱雅集团 CEO Nicolas Hieronimus 表示,Aesop 以其独特的都市感、享乐主义和无可否认的奢华,切合了当今所有上升的潮流趋势。
Hieronimus 说,"我们期待在Aesop 独特的品牌 DNA 和价值观基础上继续发展,同时在中国及更广泛的地区释放其巨大的增长潜力。"
有媒体报道称,在欧莱雅收购 Aesop 之前,亚洲市场就已经占据其一半的市场份额,而其中,中国是其增长最快的市场。
当时,上海东平路 Aesop 门店刚刚开了九个月。在2023年妇女节,这家门店用一系列由女性创作和女性主题的精选书籍覆盖货架引发热议,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焦点。
而 Aesop 的"火",早在"送书活动"之前。来自深圳的邱小姐向观察者网表示,她最开始听闻 Aesop 是从她艺术家朋友的口中,2017年,她们到香港环球金融中心开出的 Aesop 门店买了两瓶洗手液。
香港环球金融中心 Aesop 门店仅有30平,但却是2017年亚太零售设计大奖的香港区得主。
自2003年,将商业模式从"以产品为中心"转向"以零售为中心",Aesop 也在探索如何"用故事传递价值观",一如这个品牌名字起源的"伊索寓言"(A meticulous passion, 一丝不苟的热情),也形成了 Aesop 独特的设计哲学:寻找本质,解读当地文化,融入其中并赋予更卓越的价值。
位于上海梧桐区的东平路,低调、极具历史文化氛围,一度被视为 Aesop 选址精妙的象征,也因其绝妙的设计被受赞誉。或许是 Aesop 东平路店带来的集聚效应,之后 lululemon 等生活方式品牌也纷纷入驻东平路。
有媒体分析称,Aesop 是欧莱雅在中国市场开启香氛护肤新篇章的重要布局。在收购完成的第一个季度报告中(2023年第四季度),欧莱雅就在其财报中点名Aesop营收两位数增长。
这两年, Aesop 更像是欧莱雅提振业绩的"现金牛",而背后是 Aesop 加速扩张。自2023年起,Aesop 在中国几乎每个月都有新店开业,在一二线城市的核心商圈密集布局。但在欧莱雅收购之前,Aesop 的扩张策略还算谨慎。
邱小姐向观察者网透露,Aesop 在中国市场的定价也偏高,尤其在日元贬值的作用下,"在国内要1200的产品,我在日本只花了800块,相当于打了7折。"而同时,邱小姐也强调了在日本门店的销售人员服务态度极好,与小红书上对中国门店销售人员服务态度的诟病也形成了鲜明的差别。
Aesop 首店闭店显然透露出一丝寒意。
在2024年财报中,Aesop 所在的高档化妆品部销售额为155.91亿欧元,同比增长2.7%。而其他三大部门,大众化妆品事业部、皮肤科学美容部、专业美发产品部的增长分别为5.4%、9.8%和5.3%,高档化妆品部已显疲态。而 Aesop 增长最快的中国市场同样乏力。中国所在的北亚市场作为唯一负增长的市场,成为欧莱雅集团业绩的挑战。
尽管在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中,欧莱雅北亚市场呈现出复苏增长的态势,有媒体报道称,欧莱雅在高端化妆品的表现优于市场整体,但雅诗兰黛和香水巨头Interparfums的表现也显示出以香水为拳头产品的 Aesop 前景仍不明朗。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4月15日,Aesop 还对旗下产品进行了调价,价格涨幅幅度大概在10%-30%之间。有消费者观察到,其马拉喀什馥郁香水(50ml)的价格已从2020年的545元上涨至1250元,五年间涨幅高达129%。
有媒体分析称,首店的关闭无疑是 Aesop 的一记警钟,在当前高端消费趋冷的大环境下,消费正在回归产品本质,零售只能越来越"本分"。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