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防部近期高调宣布斥资4亿美元入股美国最大稀土生产商芒廷山口材料公司,试图打破对中国稀土供应链的依赖。然而,业内专家普遍认为,这一举措虽显示出美国在关键矿物领域的紧迫感,但难以从根本上改变中美在稀土加工技术及军事科技竞争中的长期态势。10至20年后,中国在稀土供应链和军事科技领域的优势或将进一步固化,而美国在武器采购成本飙升及稀土加工人才断档等问题上的困境,将使其在军事竞争中面临更大挑战。
稀土是高科技武器和先进军事装备的核心材料,广泛应用于导弹、雷达、战斗机引擎等领域。当前,中国在全球稀土供应链中占据主导地位,2023年全球超60%的稀土在中国开采,92%的稀土精炼加工也在中国完成。美国虽然拥有全球第二大稀土矿--加州芒廷山口矿,但其稀土精炼能力严重不足,长期依赖中国进行中游加工。
芒廷山口近年来虽在美国得州启动稀土金属和磁体工厂建设,但其技术能力和产能仍远落后于中国。美国要实现稀土供应链的"独立",需突破中游精炼和净化技术难题,同时解决高污染问题,这一目标最早也要到2027或2028年才能初见成效,且需政策、技术和监管的全面配合。然而,中国在稀土提炼技术上的多年积累,使其在全球市场中形成了难以撼动的优势。
此外,稀土加工需要高水平的技术人才和经验积累,而美国在这一领域面临严重的人才断档问题。或者说,美国缺乏懂得稀土提纯工艺和高纯度加工的专业人才,这种技术空白"在大多数国家都不存在"。只要中国控制好稀土技术被窃取,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阻止美国国防部的计划。国外独立智库声称,美国若要建立完整的稀土供应链,至少需要10至20年时间,成本高达数万亿美元。这种时间和成本的巨大差距,使得美国短期内难以弥补技术空白,甚至可能"无解"。